第(1/3)頁
雪萊作為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他的技法以及遣詞造句都已經是英文寫作的巔峰水平,放在莎士比亞時代絕對是碾壓級別的。
“太好了!”,下一刻托馬斯直接鼓掌激動說道:“建陽先生,我想敬您一杯酒!這首詩……對現在的英國很重要!”
王文龍原本只是想抄詩裝一裝,聞言卻不禁一愣,然后才反應過來托馬斯所說的意思。
雪萊的《西風頌》原本寫作于二百年后,那是英國已經成為資本主義橋頭堡的時代,當時工業革命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出現,革命運動風起云涌。
啟蒙思想家和空想社會主義家紛紛號召人民起義,而雪萊就是堅定的革命支持者。
他的《西風頌》表面上吟詠狂暴的西風,從各個方面描述了西風的威力和作用,狂風破壞了一切腐朽的東西,掃去所有的暮氣,但實際上就是用西風指代即將來臨的革命。
這首詩激情洋溢的鼓動作用放在此時也同樣有用武之地,托馬斯直接以為王文龍是在支持英國的新教運動打破天主教的腐朽統治。
能出來遠洋貿易的英國海商基本上全都是新教的支持者,其中不少還是狂熱的清教徒,王文龍這首詩實在是太得他們的心思了。
托馬斯十分激動,懇求說道:“我想把先生的這首詩帶回英國去傳播,不知可不可以?”
王文龍聽了托馬斯的解釋也是愕然,這才知道雪萊的這首詩放在此時居然還能有這樣的作用。
而站在他身后的范里安等耶穌會士臉色都不好了,他們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此時卻都感覺王文龍似乎有支持新教的傾向。
王文龍點點頭道:“可以,不過詩詞寫出來之后解釋權就不在詩人手上,我也許并沒有你們所想的意思。”
托馬斯看了范里安一眼,鄭重的對王文龍點點頭:“建陽先生,我知道,我不會亂說的!”
得……王文龍感覺自己這黑鍋是徹底背上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