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商報》已經(jīng)是泉州有名望的大報刊,每期的發(fā)行量能接近一千份,所說之言好歹還是加以取證過的,漳州小報傳的內(nèi)容就更加離譜: “自從《葡萄牙國史》載英出版以來,上至垂髫下至童子,爭購成風,所在書肆,有因購此書而撕打者,英國國主以利薩伯者,與其酋長會中對此書公然稱贊,曰:王建陽人物頗奇,觀此書,方知我小國鄙處,不能有此飽學人物,當求諸上邦也。甚或有聞,英人將訪求建陽公為國相,其使已至歐洲出。” 這些福建商人自己編造謠言,越傳越神奇,反正如今內(nèi)外交通困難,大明人物聽說海外掌故全靠往返中外者一張嘴,根本沒有證實渠道,這些報紙想要怎么編也不會被吹破。 傳到后來不少人都相信英國人真的派出使者打算請王文龍到歐洲去當丞相,這種胡話不光是福建的百姓相信,甚至連江南的文人士大夫也有不少信了的,頓時眾人議論紛紛。 有爭有搶才是寶貝,以前大家只當王文龍是一個名士,而此時他突然被海外之人爭搶,瞬間引得一些明朝人珍惜。 有江南名宿大聲疾呼:“野有遺賢而不用,使之出走外邦,非圣朝當為之事也!” 王文龍的名聲迅速提高,王文龍還在福建,但是不少江南學校都專門來信邀請他前去會講,給出的待遇已經(jīng)達到進士級別。 甚至連王文龍的湘妃紗都受追捧,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人說王文龍的女子紡織廠傷風敗俗,生怕多說一句王文龍就跑去外國,導致大明人才流失。 …… 《旬報》總編室,王文龍正在代替已經(jīng)北上的鄧志謨處理最新一期《旬報》稿件,這時就見秘書潘秀急忙跑進來說道:“先生,有個安慶的文人姓左字遺直名光斗的來找。” 左光斗?王文龍想了一會兒,點頭說道:“知道了,請他進來。” 不一會兒就看見一個身材中等,有些瘦小的二十幾歲青年急急忙忙走進,他一見王文龍就自我介紹:“在下左光斗,庚子年舉人,桐城東鄉(xiāng)人,就學常州。” “原來也算常州學子了,請坐請坐。”王文龍連忙起身,心中想著的卻是原來左光斗這么早就進了東林序列。 左光斗的名字王文龍總還是聽過的,東林六君子嘛,受魏忠賢酷刑而死,還是史可法的老師,只不過如今的左光斗才二十六歲,剛剛考中舉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