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的西方文學已經走出中世紀基督教文學與騎士史詩的牢籠,文藝復興所帶來的人文主義文學方興未艾。 《十日談》《巨人傳》都已經出現,在倫敦,莎士比亞聲名鵲起,但這些不過是一些把筆觸用于描寫正常人而非基督教騎士的文學創新而已,只是描寫對象上的改變,真正劃時代的小說理論還沒有成熟,引領變革的長篇小說也還未出現。 后世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堂吉訶德》還要四年之后才能寫出。 而就世情小說來說,此時的中國文學已經走在了歐洲人的前面,哪怕沒有王文龍的到來,《金瓶梅》《水滸傳》也全都是把筆觸指向世上普通人的偉大作品。 此時,《葡萄牙國史》開篇那極富史詩感的宏大敘述以及接連不斷的冒險故事紛繁復雜的人物,直接就把沃爾特給震驚了。 這雖然是一本歷史書,但卻比沃爾特看過最有趣的小說還要吸引人。 澳門耶穌會對于《葡萄牙國史》的翻譯水平十分一般,但是只看了序言和小半章,就讓沃爾特對于《葡萄牙國史》的作者萬分佩服。 他面前的《葡萄牙國史》有厚厚的十幾冊,沃爾特迫不及待想要知道這些精美的中國藍色書匣之中裝著的作品究竟寫了什么內容。 沃爾特畢竟是政客出身,他心中無比激動,但是卻強行讓臉色淡然下來,點點頭詢問道:“這部《葡萄牙國史》你們有能力翻譯嗎?” 沃爾特很想看到《葡萄牙國史》后續的內容,甚至打算把這本書拿回去,此時的歐洲出版業也正在興盛時期,特別是英國已經成為歐洲出版界的一個中心,將此書拿回英國出版肯定有利可圖。 不過沃爾特知到在此時的英國能夠翻譯一部中文書籍的人想來是沒有的,即使是英國在印度的殖民地有一些華人,那也必須把書籍送到印度去,現在沃爾特可沒有這樣的本事。 陽瑪諾說道:“耶穌會在歐洲有一個翻譯中心,其中就有能夠翻譯東方文本的神父,憑我是沒有這樣的本事的?!?br> 陽瑪諾盤算的精著呢,陽瑪諾其實能夠讀懂一些漢文,王文龍所寫的《葡萄牙國史》文字也并不艱深,比那些儒家典籍好懂多了,但如果陽瑪諾說自己就能翻譯,他哪里還有回去的機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