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需要通過漕運支持糧草的京師和邊塞可就倒了霉,還得要苦熬兩三年時間。 以杜松的性格看到這場景,怎么不想罵人? 馮從吾勸說道:“如今情形就是這樣,來清也只好辦好自己的事。” 杜松苦笑:“你說來簡單,當年上疏之時你不也是義憤填膺,要不如何會被罷官?” 馮從吾笑道:“來清以我為前車之鑒就好。” 杜松說道:“這事情辦的倒像是我前日里看的一本小說的內容。” 馮從吾聞言好奇:“你杜黑子還會看書?什么書能入你法眼?” “我哪怕識字不多,白話小說也還是看得了的。”杜松說著從袖中取出一冊小說遞給馮從吾說道:“這書寫的真不錯。” 馮從吾拿起書看了一眼,喜道:“原來是靜觀先生的小說,他又有新作面世了?” 杜松弄到的這書是前幾日才傳到陜西的袖珍本,雖然是盜版書,但印刷質量極為精美,價錢也頗為昂貴,馮從吾是買不起的,就杜松這樣大手大腳的武官家子弟才能隨意消費。 杜松難得先看了馮從吾沒看過的書,此時也忍不住想要和馮從吾分享,連忙說道:“你快讀讀這本《療疴錄》吧,寫的真好嘞。” 他坐下來喝茶,馮從吾點點頭,便連忙翻開小說閱讀。 這袖珍本非常薄,也就只放了兩個月的連載不到三萬字的內容,馮從吾花費大半個時辰也就把小說讀完。 合上小說,馮從吾說道:“這書中所講的事,倒真和這治河之事一般。” 杜松點頭說:“對吧?明明能做好的事,錢也花了,工也派了,但偏偏就是做不好,正如這小說之中,明明朝廷有兵士紳又有糧,就是打不了勝仗,真是讓人胸中氣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