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建陽公真是大才,不出大明居然能對日本局勢洞悉的如此清楚。”楊天生頗為感慨。 他們這些海商也時常在預測日本的時局,但多半以為豐臣秀吉的余部還有足夠勢力,日本的這場內戰還要打上一陣子,卻沒想到王文龍給出的判斷這么果斷。 當然,此時他也只是把王文龍的話當成一種觀點,將信將疑而已。要直到幾個月后豐臣秀吉的舊部果然分裂,小西行長在內斗中直接戰死才把這群海商給看的目瞪口呆。 王文龍的預測和事情發展幾乎完全一樣。 甚至直到許多年后,楊天生已經成為開臺的一方梟雄,在大員島擁有自己的武裝和領地,教育自家子女時還會諄諄說道:“你等要開眼界,知輕重,千萬不能以為有些財力就輕視天下人物……莫以為古書上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的諸葛孔明是作假。 當年我便親耳聽過王建陽公縱論天下局勢,所言字字皆中,便仿佛這天下是按照他所說之話推演來的,若非親眼所見,我也不信世上會有此等奇才。 自那之后我便常與建陽公保持聯系,雖然在得到這樣教導的機會頗少,但每每他開口言之時事判斷,總是讓我豁然開朗,咱們家光是從他判斷之中得到的利益,就值十萬兩白銀了……” 七月初八日,一大早,麗文坊王家張燈結彩,王文龍和沈珫先在家中設置酒宴請月老,沈璟沒到,只能請徐學聚吃了一餐,還有一封謝媒的折銀托人寄給沈璟,吃過謝媒的宴席王家門外就大吹大擂起來。 本來這時的婚宴都是吃晚飯,但因為這兩個月福州府外的流民聚集太多,金學曾怕出事情,所以已經下了宵禁的命令,王文龍只好改成吃午飯了。 王家門外擺了沈珫家八十多對的官銜燈籠,排出了兩條街去,全副執事,一班細樂,八對紗燈,引著沈宜修的四人大轎,后面的跟著沈珫、徐學聚兩乘官轎,一起送沈宜修進入王家。 轎子進入麗文坊,沈家送了幾封開門錢,然后大門洞開,里頭便一派鼓樂聲歡迎出來。 王金貴算作王家長輩,一身細綢的衣服,緞靴金帶迎出來,揖讓升階。 沈宜修落了轎子,王文龍紗帽宮袍、披花簪紅引著新娘到了正廳,奠雁、拜父母牌位,接著又是給沈珫獻三遍茶,擺上酒席。 這年代的婚禮是兩家成為一家的儀式,和男女之情關系不大,全程王文龍和沈宜修兩人都按禮儀形式,手都沒得牽。 禮定后還沒結束,沈宜修要到后宅去做女子入家門的儀軌,由張氏操持引領,而王文龍則穿的跟年畫里的財神似的去席上待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