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慢走。” 沈珫也走出來,送楊天生帶著仆從走跳板下了船,看他們劃著小船離開,十幾艘小船一走,原本擁擠的河道瞬間通暢。 沈珫同著王文龍將楊天生送走,便笑著對王文龍說道:“建陽剛才一席話果真厲害,一下將那海商說的服服貼貼。” 王文龍搖頭,解釋說道:“無非是盡我所能而已。” “建陽不是說的那楊天生同意幫助移民了嗎?” “即使沒有我,這些海商也會選擇移民開墾大員島,我無非是推了一把而已。哪怕大員得到開墾,日后定然也會成為走私基地,咱們大明衙門怕是管控不住的。” 這些都是明謀,稍有眼界之人就能想到,王文龍也不在意直接說出來。其實他知道自己現在的做法已經是最好,起碼讓多家海商分批去開墾臺灣,這些海商不會像鄭芝龍一樣,僅僅一家開墾,最后在臺灣成為獨立王國。只不過臺灣能受大明多少控制就要看福建衙門的實力了。 如果實力不夠防不住殖民者入侵,那么這些海商最終還是會組成聯合對抗殖民勢力,保護自己的地盤。 沈珫卻是笑著說道:“但能夠發起此事建陽還是頗有能力,換成別人多半沒有這樣本領。” 王文龍聞言笑道:“多謝夸獎。” 王文龍哪里會想到沈宜修父女居然會以這種方式和他巧遇,他看沈珫顯然是富貴出身,所以只當沈珫是個熱心腸的外地客人。 問沈珫姓名時,沈珫也只說了自己的表字,王文龍留銀感謝后也沒多想,拱手謝過便帶人下船。 王文龍走后沈宜修才放下簾子,目光冉冉,心情格外激動。 她原本以為王文龍是個沒用的名士,而且多半風流,長相肯定是瘦弱干枯或是肥胖油膩。 卻沒想到王文龍身材高大、面如冠玉。王文龍畢竟是后世成長的人,雖然從小孤苦無依,但是后世社會營養條件比起此時人要好上太多,小時候身體的底子打得好,王文龍現在模樣上比這時困守書齋的讀書人要灑脫許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