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作為書坊主袁無涯自己就在接下來出版的時文選集之中下場寫評述:“此書洞見經濟發展之本質,不單為經商之法門,更是經世濟國之要旨。” 這本書之中介紹的大量經濟學觀點讓人耳目一新,同時吸引許多讀者關注的還有《國富論》研究社會科學的方法。 《國富論》和這時講述理論的書籍完全不同,夾雜著大量的邏輯推演、思想實驗。 這都是此時寫議論文的人,從來沒有試用過的方法,好多讀者在讀《國富論》時就大為驚訝,腦海中只有一個想法:理論文章還可以這樣寫? 書種堂全力印刷《國富論》,以此時書坊的印刷速度,趕工出一批雕版大概需要兩個月。 《國富論》的上半部以最快速度上馬,日夜趕工只求能夠快速出版,從雕刻到印刷出品還是用了一個多月,而且首版一千部迅速銷售一空,而之后書種堂的刻板都來不及維修,訂書的書商和客戶就已經將門檻踏破。 這樣的大書使用蠟版印刷法賣不上價錢,對于袁無涯來說收入會減少很多,他只能繼續使用雕版印刷,于是連忙派人去福建招刻工。 即使這樣書種堂也只能趕工《國富論》的上半部,先滿足市場,再印下半部,全本的國富論至少要等到年末才能出來。 這書到底還是太復雜,哪怕王文龍寫作之時已經盡量將之簡化,使得大明的讀書人能夠讀懂,最后的作品依舊有四十多萬字。 一些小作坊弄到原本翻刻,卻發現把王文龍的原作稍加刪改讀者就讀不通,如果想翻印就只能按照原文進行。 可這樣一來字數就太多,翻刻的利潤將會十分微薄,所以除了一些騙錢的作品,盜版的《國富論》遲遲沒有發行,翻刻的書坊都在撓頭想著怎么精簡呢。 三吳市面上《國富論》的名聲越傳越響,但許多人始終都沒有辦法弄到書籍來閱讀。 直到袁無涯趕工出第二版三千本《國富論》,許多已經等的焦急難耐的讀書人才有機會看到此書。 他們聽說過這書的名氣,以為這是一本儒學高論,但是翻開之后幾乎無不驚訝——一個由嚴謹的邏輯思維解析出來的經濟世界清晰展現在讀者面前。 這種震撼感實在太強,書種堂的《國富論》印到第三千本時,蘇州就已經出現了專門討論此書的文會。 只因為《國富論》在蘇州的問世正當其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