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鼎搖頭,說起了所遇到的麻煩。 原來到了三月紅薯播種的時間,今年徐學聚鼓勵百姓推廣新作物,加上有王文龍的請求,于是李鼎從泉州來到福州,邀了一些道友四處到鄉下去給各地瓜菜仙人廟做道場,推廣種植。 福建的土地到萬歷年間也已經非常集中,雖然百姓有種紅薯的積極性,但這些地主鄉紳在挺過旱災之后卻都對于試種新作物不再感興趣,見到李鼎他們下鄉推廣種紅薯經常會出來阻攔。 昨天李鼎受百姓邀請帶著人去福清做仙薯公的道場,結果才做到一半就被當地的地主帶著一群家丁來攪了場子,他們直接把李鼎手下的小道童用棍棒趕跑,鐃鈸踩扁,連敬神用的鼓都被打破。 那些百姓受阻撓之后也不敢再種紅薯,已經按原來方法,在不適宜種稻的土地上勉強種植水稻。 李鼎經此一事大為灰心,讓他都不太想再去幫徐學聚推廣紅薯了。 李鼎說道:“貧道從貢川請來的道友也被打了一拳,今天就上船回閩西去了,你說這事,貧道……貧道實在是做不得了……” “這群混蛋!”王文龍聽了大怒,直接道:“仙公哪天還有仙薯公的祭祀?我去同藩臺大人要一封手書,我帶人跟著仙公一起去,看他們誰敢鬧事。” 王文龍現在大小也是徐學聚手下的幕僚,催動幾個衙役跟著自己出去作威作福的本事還是有的,好不容易請了李鼎來幫忙,怎么可能讓他這樣受委屈而去? …… 福清縣最富饒的地方是龍江兩岸,那里有大片良田,種水稻也可保衣食充足,但是離開江岸大片地方就不再適合種稻,多年前逃荒到此地的居民加上衛所百姓聚集在山間小片平地上過著苦哈哈的日子。 福清縣,江陰。 此地在后世會成為福州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但是這年頭根本沒有疏浚和開發這種深水港的能力,這地方離著淡水,水源又遠,土地受鹽堿侵害又多為沙壤,種水稻產量極低,可稱地瘠民貧。 一口油鍋燒的冒煙,婦女用飛快速度將蔥頭下鍋炒香,又將花蛤、小蝦小蟹丟入鍋中煸炒,加入青菜炒軟,這才倒入一瓢清水。 等到鮮湯燒開,婦女便又從一旁的鍋中撈出一粒粒番薯丸,下到鍋中燒滾。 不一會兒三碗熱騰騰的番薯丸就端到了王文龍陳經綸和李鼎面前。 那農家婦女不善言辭,臉上掛著樸實笑容道:“幾位老爺請用飯。” 王文龍和李鼎連忙道謝。 那女子高興說道:“我們也不會做,只怕不合老爺口味。” 王文龍笑道:“做的很好,多謝嬸嬸忙碌。” “哎,老爺好和氣呦。”女子在圍裙上擦擦手笑著便去了。 王文龍低頭一看,只見碗中青菜碧綠、丸子金黃,加上一碗滿是海鮮的鮮湯,看起來就頗為美味。 他夾起一粒番薯丸放入口中咀嚼,只覺丸子清甜彈牙,里面還包了蔬菜和紫菜碎做成的餡料,雖然不舍得放油,但是口感也算豐富。 陳經綸介紹說道:“本地稻米產量實在太低,別處只拿番薯煮粥做飯,本地百姓卻是將番薯當做米面一般,拿它做面搟餅,這番薯丸也是本地百姓想出來的吃法。紅色丸子是拿紅薯做的,較為彈牙,白色的丸子用的是白薯,口感較粉面,兩位試試合不合口味。” 陳經綸一家就是福州長樂人,與福清沒隔著多少路,幾年前他和父親在金學曾支持之下推廣番薯,福清縣江陰一帶就是推廣成功的試點地區之一,陳經綸對此地風俗真是如數家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