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64章 震金到手,設計衣服 納摩率領族人前往非洲附近海域。 追隨的亞特蘭蒂斯人攜帶全部家當,其中就有不少水下航行器。 不出半個月就確定棲息地。 族人中有一些科研人員,通過能量感應器確定瓦坎達的位置。 二戰時期,非洲大致上處于原始社會,唯一能檢測到能量波動準沒錯了。 當然,歐洲工業強國估計只有在發電廠里找到能量反應。 選址在水下一百五十米海域。 亞特蘭蒂斯人身體構造不一樣,能在水壓五百米范圍正常活動,超過一千米不能久待,除非借著載具,要不然堅持半個小時需要上潛釋壓。 陸地上的人類,普通人下潛十幾米就不錯了,專業人士僅有下潛上百米,待上幾分鐘就必須上浮,所以,不必擔心瓦坎達能發現他們,只要不作死主動招惹,對方絕不可能腦子抽風研制水下武器。 艾倫有著呼吸面具,能在水里像普通亞特蘭蒂斯人一樣,但不能超過三百米下潛,否則肺部吃不消壓力。 全是仰仗職業等級帶來的屬性加持,在水里不如人家亞特蘭蒂斯人靈活。 亞特蘭蒂斯人水中是靠皮膚呼吸和水分子調節,使得擁有水下生活的能力,又抗水壓的身體密度高于人類,致命槍傷要不了他們的生命,但缺點顯而易見,像魚一樣不能離開水太久。 由于需要發展科技問題,他們通過改裝水下航行器,轉變成工程機器,將海里的山體給挖出空洞,再將氧氣裝置給設立起來,營造出類似陸地的環境。 畢竟,很多科學實驗不能在水里進行。 艾倫開著飛魚潛航器,后面拉著一個車廂,用上通訊器指揮納納威開采山體尋找震金礦。 在陸地上,震金礦脈直接呈現在露天,隱藏在海里部分則埋在巖石里,需要通過儀器不斷探尋定位。 真要露在外面,未必輪得到他們。 “找到振金了,在一五一號探索區。” 隨著車內響起一聲通報,艾倫立刻喊納納威停止挖石頭。 “納納威,坐車后面,回家吃飯了。” 類似魚外形的潛航器,只能乘坐艾倫一人,納納威只能坐在裝東西的車廂里,徑直前往生活營地。 他已經跟納摩打過招呼,只需要百十來斤震金就足夠打造鎧甲,沒有貪圖的念頭。 說實在話,震金流落到人類社會,目前人類科技無法完美利用起來,其次,人類不清楚震金的價值。 艾倫駕駛潛航器溜得飛起,專找狹窄的地方鉆,時不時三百六十度旋轉穿過兩塊巖石間的縫隙。 一旁就是平坦的區域,主打一個不走尋常路。 艾倫不開車的原因是沒有駕照,可潛航器不需要駕駛資質。 一回到生活營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