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須知,萬物有生有滅,萬事萬物都是虛幻不實。 惟有佛性是真實永存。 而佛性最重要的。 就是空。 即是平等的對待眾生,不因他們的身份、背景等生出差異之心。 眼前這小道士,自然還沒到佛陀的境界,但不知為何,當(dāng)對方說出這句話時,卻沒有給人半點狂妄或者違和的感覺,反而讓人莫名覺得很融洽。 就像對方真做到了惟我獨尊一樣。 但這個‘我’不是佛性。 而是真我。 至于是否狂妄自大? 覺得自己尊貴,瞧不起他人,那才是狂妄自大。 而李慕玄從頭到尾,跟自大完全沒有半點關(guān)系,且他說話一直坦蕩直白不遮掩,這也是他說出惟我獨尊時,眾人不覺得違和的原因。 因為這小道士給人的感覺。 就是一直在以真我示人,以真我看待萬事萬物。 也就在此時,寶相莊嚴(yán)的佛像前。 兩名僧人傳音交流。 “方丈,此子與我佛有緣啊。” 聽到這話,少林方丈忍不住點頭認(rèn)可,“正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這孩子如今心中惟我,若是以善導(dǎo)之,可為佛,以惡導(dǎo)之,可為魔。” “只可惜” 少林方丈幽幽嘆了口氣。 這么好的苗子。 偏偏落到了左若童的手里。 他能教出個什么?頂多第二個更強的大盈仙人罷了。 若是將這孩子交到自己手上,別的不敢說,只要這孩子自己不走歪路,將來必定能成佛,哪怕再不濟也是個慈悲為懷,普渡眾生的禪宗祖師。 正想著。 一道聲音打破了殿內(nèi)的沉默。 “惟我獨尊?” 渡普像是抓住了什么,怒聲道:“說的這么好聽,你也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內(nèi)心而已,你跟我弟子有何差別?” “貧道行事有底線。” 李慕玄緩緩開口:“仁義、道德、良知、律法,這些皆是我的底線。” “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那便是尊重他人,只要那人不以強權(quán)、武力等諸多手段壓迫侵害他人性命,貧道皆不會多管閑事。” 話音落下。 渡普頓時啞口無言。 這一刻。 他甚至連歪理都扯不出來,完全被對方給駁的不知道該講什么。 然而,也就在這時。 李慕玄開口了。 “說慈悲者,未必慈悲。” “老和尚,你說你弟子那宿具慧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那貧道且問你,世上眾生皆具佛性,你那弟子害死十?dāng)?shù)條性命,殺了十?dāng)?shù)尊佛,你卻輕飄飄一句死者已逝,不可復(fù)命,這是何理?” “你要求我在你弟子靈前懺悔,跟你回西域受罰。” “那貧道且問你。” “你那弟子一身手段是誰所授?你是否準(zhǔn)備為此罪行承擔(dān)惡果,到死傷者家屬面前懺悔贖罪,到官府受罰?” “從頭到尾。” “你可問過一句死傷者如何么?” “沒有,一句也沒有!” “說到底,你跟你那畜生徒兒沒有區(qū)別。” “只不過你比他善于偽裝而已,你,就是一頭披著僧皮的畜生,口里念著幾句晦澀的佛經(jīng),滿嘴的慈悲大道理。” “心無慈悲,而要求他人慈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