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硬要說追求。 這奇門之道就是他唯一的追求。 而他能明顯感覺到,眼前就是一條直達奇門之道頂點的路! 若能修成。 自己未來不比武侯要差! 此時,李慕玄再次點頭:“周兄說得對,確實定在體內。” 聽到這話,見自己的回答對上了標準答案,周圣頓時意氣風發起來,然后道:“夫人神好清,人心好靜,這中宮若要定在體內。” “首要排除的就是元神,或者說除了元神那都可以。” 李慕玄沒有言語。 周圣見狀,繼續說出自己的見解,“奇門格局千變萬化。” “人之一身,最適合定下中宮的位置便是‘心’,人心難測,人心多變,正好對應上了奇門的變化。” “只有在那里,才能自如掌控周天之變!化吾為候王!” 話音落下。 見李慕玄依舊沒有半點言語。 周圣不由一怔,也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可能與對方有些出入。 正欲開口時,李慕玄見對方說完,于是道:“周兄的想法談不上錯,但關于元神這點貧道另有想法。” “李兄弟請講。” 周圣的表情變得嚴肅認真起來。 李慕玄開口道:“人神能清,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靜在于心、神,而不在于手段。” “不變而能萬變,方為道之所在。” “莊子曾說過,人當有龍蛇之變,處于木雁之間。” 此話乃是道家典故。 所謂龍蛇之變,指的是人應當觀察外界來選擇自己該做什么。 若是到了該成龍的時候,得有騰云駕霧的本事,到了該藏匿的時候,就要像蛇那樣能與泥土為伍。 但這些變都是為了順應時勢。 本心須得巋然不動。 而這奇門之法,不是簡單操縱身體格局變化那么簡單。 若是按照周圣的用法,其實說白了跟逆生三重沒什么兩樣,只不過這法門的作用是讓人更加容易掌控身心罷了。 但在李慕玄看來。 就如莊子在《逍遙游》中說得那樣。 逍遙不是鯤鵬的變化,而是無所待,也就是沒有任何預設條件。 而利用奇門掌控身心算是逍遙嗎? 顯然不算! 泥丸宮為神之居,神為身之主,將中宮定在泥丸宮中。 并非是將奇門局開在元神當中,而是方便元神操縱體內的格局,同時,元神也可借助奇門來進一步了解自身,假以時日即便沒有奇門。 亦可為自己的身心之主。 做到真正的逍遙! 此時,周圣在聽到李慕玄的話后,神情頓時一驚。 立即搖頭道:“李兄的這番話恕我難以認同,這奇門格局本就變化莫測,元神又好清、好靜,稍有不慎,起局失敗或者奇門解除也就罷了。” “若元神受到奇門局的影響產生變化,恐難逃身死道消!” 在道門當中,說是性命雙修。 但元神的地位毋庸置疑。 許多人認為,元神乃先天靈光,先天一炁的體現,若元神不存,身體便毫無意義,故而神的地位在身體之上。 這也是周圣不贊同李慕玄的原因。 您年紀不大,玩的挺花。 如果說全真的出陽神是拿著劍尖跟人比試,這位就是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指不定哪天就性情大變,修為盡喪,性命毀于一旦。 “周兄說得是。” 李慕玄點頭,并未去爭辯,這東西說白了就是理念之爭。 而論兇險,自己的做法確實兇險。 猶如火中取栗。 但自己如此做并不是為了什么好處,而是認為這么做才是對的。 若只是單純用奇門之法來掌控周天變化,做身心之主,說白了跟其他手段并無不同,而李慕玄最不缺的就是手段,他所求也不在手段。 此時,見李慕玄如此說。 周圣微微嘆氣,但也沒說什么,畢竟有些東西不能強求。 實在不行。 對方萬一真出了點啥事。 自己就代他收徒。 看看能不能把這奇門之法給傳下去,讓后人抵達終點,既是報答傳法和指點的恩情,也是變相證明,自己這條路才是最穩妥,最正確的! 對此想法,李慕玄自然不知,不過他奇門其實已經傳下去了。 就在門內那三個藥仙會徒弟身上。 他們先前的狀態雖然是人為制造出來的,但就跟王也自幼什么都被滿足,故而無欲無求一樣,這奇門之法具體還是要看修習者心態如何。 只要不強求,不起貪癡之念,入門還是沒問題的。 正想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