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晚輩心中,真正上乘的度眾生超脫之法,乃是引導(dǎo)整個(gè)世間不停前進(jìn),以眾生幸福為根本,一步步想著理想中的凈土靠攏!” “于精神和物質(zhì)上一起消滅煩惱。” “治病不也如此?” “心疾是病,身疾也是病,性命雙全,心身健康才能稱為大醫(yī)。”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shí)愣在原地。 相比于偏虛的佛法。 李慕玄提出的這個(gè)顯然很實(shí)在,且可行性也比往生凈土靠譜。 當(dāng)然,對于普通修行者而言,這些道理可能無用,畢竟不是誰都有渡眾生的宏大志向,修行不易,渡己尚且艱難,更遑論拉著眾生前行了。 但對立志度化眾生的人來說。 這不亞于指明道路! 不過此時(shí),空明驚訝的卻不是這個(gè),而是這些道理的核心理念。 簡直與之前洪都那幫人不謀而合! 凈土,不過是代指而已,用儒家的大同或者某某主義也沒問題,畢竟殊途同歸,走到最后皆是為了度化眾生。 也正因此。 空明看李慕玄是越看越紅,差點(diǎn)沒脫口喊出兔子兩字。 但這里人多眼雜。 萬一被有心人聽到,很容易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旋即,空明道了聲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小道長之法,老衲自愧不如,不過此法我曾在坊間聽人說過。” “是么?” “晚輩也是自他們那聽來。” 李慕玄神情自若道:“前輩您覺得此理如何?” “高,比佛祖高。”空明說出心里話,“也正是受這道理的影響,老衲才決定嘗試靠自己勞動來賺取修葺錢財(cái),想親身體會眾生之形累。” “前輩有大德之相。” “別,老衲這里可沒錢給你。” 空明淡淡笑道:“況且,我跟他們可比不了。” “凈土宗渡人之法,說白了只是杯水車薪,他們則是聚少成多,聚沙成塔,想著將世間所有人擰成一根繩。” “此法不論最后能否實(shí)現(xiàn),總歸是從根子上做出了改變。” 話音落下。 一旁的陸瑾等人被搞的稀里糊涂, 不明白兩人在打什么啞謎。 什么他們,什么聚少成多,什么根子,高人說話都云里霧里嗎? 而門清的無根生,則是眼神驚愕的看向李慕玄,好家伙,他還以為不染是真的不染纖塵,沒想到還是染了。 當(dāng)然,或許不染本身沒有渡人之志,也沒摻和進(jìn)去。 但理念的偏向足以說明立場。 不過憑心而論,要是選,無根生覺得自己也會偏向那一邊。 至于理由 親身去贛北一趟就明白了。 雖然生活貧瘠,但那股精炁神卻比其他地方百姓要高昂,更別說點(diǎn)亮百姓的那群人了,完全是一尊尊火炬。 思索間。 老和尚空明的聲音響起。 “不聊了,時(shí)候也不早了,寺里還有人等著老衲呢。” 說完,他轉(zhuǎn)目看向李慕玄,笑道:“普天之下,若要論凈土之法,即便倭島的凈土宗和凈土真宗,也是以東林寺和香積寺為祖庭。” “可殊不知,東林寺當(dāng)年乃是我西林寺分寺!” “要論正宗。” “我西林寺傳承不比他差。” “你此番來學(xué)凈土之法,與老衲碰到一起,也算緣分。” “剛才辯法老衲也受益匪淺,正所謂法門相贈有緣人,你雖不信佛陀,無法修持,但也可做個(gè)參考,是否能從中獲益,全看你自身悟性。” 說實(shí)話,剛才那番辯法,讓空明對李慕玄另眼相看。 要不是對方修為不弱于自己。 他還真想收入門內(nèi)。 可惜,一飲一啄自有天定,兩人雖然有緣,但因果順序很重要,大盈仙人、白云觀老道這群人排在了前頭。 不過倒也沒什么,畢竟自己也不虧,賺了對方五十大洋! 更別說還截了東林寺的胡! 果然啊。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勤快的僧人有善緣。 正想著。 一道恭敬的聲音響起。 “晚輩李慕玄,多謝前輩!” 李慕玄躬下身子,抱拳作揖,眼中透露著幾分明亮。 “客氣了,庸醫(yī)之法罷了,希望待會小道長可別嫌棄。”空明開了句玩笑,隨后沒有在這多聊,怕遲則生變,立即領(lǐng)李慕玄等人朝西林寺方向走去。 而此時(shí),走在最后面的端木瑛腦海中不停回想李慕玄剛才的話。 “性命雙全,心身健康.” 端木瑛若有所思。 這治命之法她倒是知道,三一門的手段可以重塑身軀。 但這心疾該怎么治呢?若是循規(guī)蹈矩,以佛法、道法等手段渡之,讓人摒棄雜念qing欲,雖然有效果,但卻達(dá)不到立竿見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