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魂為陽,魄為陰。”
元正老道看向李慕玄,開口說道:“此理你應知曉。”
“嗯。”
“那你可知何為魂魄?”
“魂者,可脫離形體,魄者,依附形體而存。”
李慕玄回答道:“人有三魂七魄,三魂分別是天魂,喚作胎光,又稱元神,喜好清靜無為;人魂,喚作爽靈,又稱識神,人之靈智敏捷皆仰賴于此。”
“地魂,喚作幽精,可使人好色貪睡。”
“人之降生,三魂便各有輕重,這也是世人常說的根器由來。”
“不錯。”
元正老道點點頭。
見狀,李慕玄繼續說道。
“七魄分為尸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
“對應人體內各處臟腑。”
“其中尸狗主心腦思考;伏矢主腸胃消化;雀陰主生育繁衍;吞賊主眼耳鼻舌身;非毒主肝膽排毒;除穢主腎臟代謝;臭肺主肺部呼吸。”
話音落下。
元正老道點頭認同。
“說得沒錯。”
“三魂七魄雖然無形無質,但七魄依附人體而存。”
“如若將身體視為一國,那三魂便是君主,七魄則是臣子,若天魂當道,以清靜無為而治,天下井然有序。”
“若是人魂當道,七魄受命于識神,隨人之心意而動。”
“如何全看人之靈智聰慧。”
“聰慧者向善靠攏,體內吏治清明,可稱為明君,反之則為庸主。”
“至于地魂當道.”
元正老道搖頭嘆氣,“魂為陽,但陽中含陰,這地魂就是那陰駁的部分,七魄本身又屬陰,昏君昏臣湊在一塊。”
“這類人往往貪色喜yin,不愛惜身體,征伐無度。”
“于是七魄淪為七情,當臣子的躁動不安,并屢屢犯上作亂,擾亂三魂,形成體內三尸,自此人體天下大亂。”
“君道不君,臣道不臣。”
話音落下。
李慕玄眼中閃過新奇之色,將人體做為一國來對待他并不陌生。
可結合三魂七魄。
聽起來倒是另有一番滋味。
自己以無為之態來觀照心中念頭,進而體內精炁自然運轉,不需刻意為之,這應該便屬于師伯口中的天魂當道吧?
至于人魂當道,應該是世上大部分。
地魂么。
順從欲望而隨波逐流者。
談不上對錯善惡,這類人在某一瞬間,應該會感到快樂。
思索間。
元正老道的聲音再度響起。
“世上流派萬千,有從七魄入手,有從七情入手,還有從三尸入手。”
“我全真一脈則從三魂入手,反制七魄,以天魂來統御七魄,使身體恢復到清靜自然之態。”
“而所謂煉化陰魄。”
“并非跟三魔派斬三尸那樣直接斷絕,畢竟魄跟三尸不同。”
“三尸乃地魂、陰魄交合之陰,污穢不堪,而魄乃人身自帶,沒了它,就跟沒了臣子一樣,天下照樣覆滅。”
“因此煉化陰魄的本意,是陰魄完完全全受天魂所掌控。”
“乃至徹底成為天魂的一部分。”
說到這。
元正老道臉上露出一抹笑意。
“似你這種上上根器,修煉此法倒是不難,其他人要先學會掌控三魂,否則煉化時容易引火自焚,而伱已是天魂當道,門檻這關已然越過。”
這也是他培養李慕玄為道統繼承者的原因之一。
世上法門皆有門檻。
而他白云觀的煉神法門,作為比肩龍虎山下半部雷法的頂尖法門。
最重要的就是心性上的資質,這個心性,跟不卑不亢、溫潤有禮的那種家風教養不同。
就簡單一點。
天魂當道。
歷代白云觀門徒當中。
能達到這點者,如鳳毛麟角。
比如上一代就他一人,這也是他能繼任觀主的真正原因。
而這一代,他從方洞天身上看到點希望,這也是為什么他屢屢放過那混賬東西,否則新仇舊恨一起算的話,何止是吊樹上抽一頓那么簡單。
如此想著。
元正老道繼續傳法。
“天地之機,在于陰陽之升降。”
“一升一降,太極相生,相生相成,周而復始,不失于道,而得長久。”
說到這,他的語氣變得凝重,“慕玄,接下來的道理出自純陽祖師,你要謹記在心,一個字也不能落下。”
“我輩修持之士,若以取法于天地,自可長生而不死!”
“若比日月之躔度,往來交合,止于月受日魂,以陽變陰,陰盡陽純,月華瑩凈,消除暗魄,如日之光輝,照耀于上下。”
“當此時,如人之修煉,以陽煉陰,使陰不生,煉就純陽之體也!”
這段話的意思很簡單。
修行之人效法天地,便可長生不死。
而元神修煉,就好像日月那樣,月亮之所以光華,乃是受到太陽的影響,而想要月亮永遠瑩凈光華,就得用日魂來消除暗魄。
到那時,月亮跟太陽便沒有區別。
照耀于天地上下。
人之修煉也是此理,以陽炁來煉化陰炁,使陰炁不生,成就純陽之體。
“晚輩謹記。”
李慕玄語氣無比認真,知道對方這是在闡述自家的道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