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返家議事-《山野小閑農》
第(2/3)頁
算是給自己提前回來找了個借口,挖到了好東西可不得提前回來,帶著在山里晃悠搞壞了怎么辦。
將包裹在青苔包裹放在茶幾上慢慢攤開,一株根須完整的老山參展現在幾人眼前,那參葉已經被陳觀提前去除了。
看到這東西,陳文清和陶翠萍都瞪大了雙眼,老爺子也拿出了自己的老花鏡戴上。
“我滴個乖乖!這人參你從哪里搞來的?看著可不像養殖的,這年份可不低?”陶翠萍驚訝的向兒子問道,自家就是種植黨參的,相關的知識她好歹是懂一些的。
陳文清雖然沒說話,但看眼神就知道和陶翠萍是一個意思。
老爺子則戴著眼鏡,附身仔細觀察了起來。
“老媽你這不是問廢話嘛,我從山里回來,你說這從哪來的?這次運氣不錯,進山不久就發現了,所以才提前下山了。”陳觀磕著瓜子,漫不經心的解釋到。
陶翠萍看他這樣子氣的兩眼直瞪。
“不錯,看年份已經超60了,蘆、艼、須都很完整,體態也不錯,是棵成色上好的野山參。”仔細觀察了一會的老爺子收起了自個的老花鏡總結道。
“爺爺,您還懂這個啊?”陳觀好奇了,老爺子這還能認出野山參?
“你爸上次不是說了嘛,老頭子我年輕的時候進山打過獵,看時候也跟著人抬過幾次參。”老爺子摸摸胡子有些自得,隨即繼續解釋道“看這東西也是有口訣的,‘蘆碗緊密相互生,圓膀圓蘆棗核艼,緊皮細紋疙瘩體,須似皮條長又清,珍珠點點綴須上’,記好這幾點再多見幾次真貨,有經驗了分辨這東西不難”。
“不過這東西老頭子也有幾十年沒見過了,更別說是這種品相的,這棵參鮮重差不多有三兩多了。”對這種品相的老山參,老爺子也很是感嘆。
陳觀知道,老爺子所說的三兩多重不是現在的三兩,而是16兩秤的三兩。
不同于現在國內所用的一斤合十兩,1兩等于50克的計算方式。傳統的1斤等于16兩,故有成語“半斤八兩”,1兩等于31.25克,至今香港和澳門等地珠寶行還在沿用這種計算方式。
這棵參接近有100克重,所以老爺子估的三兩多也是很準的了。
以前參行里常說“七兩為參,八兩為寶”,而且這個重量指的還是干重,像陳觀手里這株參,凈制陰干后干重能有40克就不錯了。
要知道野山參的重量不是隨著年份的增長就一定增長的,之前提到過野山參受到損傷后會自我保護進入休眠,當野山參進入休眠期后沒有枝葉也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為維持自身就會消耗之前積攢的養分,這時野山參就會產生負增長發生減重。
有些拍賣會上出現的上百年的野山參干重才20多克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能夠長到七兩(現在的218.75克)的野山參至少都需要百年以上甚至數百年。
像是1981年在長白山發現的一株鮮重505克,凈制陰干后285克,折合舊稱9兩1錢2分的野山參號稱‘人參王’,經鑒定有這棵參王有160年生長周期,堪稱稀世珍寶,至今被珍藏在大會堂吉省廳中。
到了現在不說八兩的‘寶’,能找到七兩的參都算得上是是奇跡了……
“爺爺還真是好眼力,我之前用帶的電子秤稱了,鮮重有98克。”陳觀向著老爺子豎了豎大拇指道。
老爺子頗為自得的摸摸胡子,笑而不語。
“那這人參怎么伱打算怎么處理?”一旁聽了一陣的陳文清問道。
“刷干凈陰干后留著吧,這種好東西可不好找,關鍵時候有大用。”陳觀想了想說道。
“處理人參我會,完了我幫你把這東西處理了。不過留著就不必了,咱家里用不上,你不如拿出去賣了換錢。你現在要弄果園、修路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過段時間買果苗又是一大筆,這東西還是賣了吧。”陳文清聽了陳觀的想法后建議到。
“對啊,還是賣了換錢吧,放著也用不到,況且放在家要是被人知道了那麻煩事就來了!你都不知道今天中午……”陶翠萍也贊同的說道,之后還想說什么卻被陳文清打斷了“那些事之后再說,現在先說眼前的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丰县|
遵义县|
香港
|
灌南县|
沙田区|
东山县|
曲阜市|
体育|
巴彦淖尔市|
东源县|
沙洋县|
砀山县|
托克逊县|
仁化县|
白银市|
仁寿县|
伊春市|
平远县|
治多县|
五寨县|
临湘市|
平遥县|
贵港市|
准格尔旗|
岗巴县|
偃师市|
康乐县|
手游|
松溪县|
阿拉善左旗|
福贡县|
台湾省|
安图县|
临桂县|
类乌齐县|
肇源县|
扬中市|
武汉市|
醴陵市|
改则县|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