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崔伯伯”、“安叔”、“五伯”、“七爺爺”、“老羅叔”、“……”駱一航挨個問好。 七八個五六十歲,七八個七十多歲,駱誠在里面算年輕的。 駱一航更是村里的獨苗苗,七歲以上三十歲以下唯一一個。 這就是平安溝的現狀,留在這邊的都是五十歲往上,年輕人全走光了,不滿七歲的小孩倒是還有幾個,父母出去打工,小孩留給爺爺奶奶帶著,等到七歲上小學的時候也要接走的。 村里的小學前些年都撤掉了,招不到學生。 所以大伙見到駱一航都很驚訝,也很高興。 “航娃子回來啦。”、“啥時候回的?”、“航娃子這是休假回來?”、“滬市就是好嘞,不年不節的還給假。”、“那叫年假,大公司都有,隨便休。” 實情……沒做出成績之前肯定不能說啊。 駱一航一路打著哈哈,應和幾句“回來了。”、“剛回沒兩天。”、“上份工作結束了,回來歇段日子。”、“陪陪我爸媽。” 至于駱誠和張桂琴也差不多。 熱鬧一陣,大伙也沒多寒暄,確定了要開的地方,就扛著鋤頭就下田了。 干活的時候有的是時間聊天。 當然,下田的就是五六十歲的“壯勞力”,爺爺輩的可不敢讓他們干活,都留在田埂上看熱鬧。 叔伯大爺們見駱一航也扛著鋤頭下田,看著都新鮮,紛紛喊道:“航娃子,你這細胳膊細腿的,干的了么,開荒可累。” “咋干不了!”駱一航把外套一脫,亮出里面兩根筋背心,蜷起胳膊一塊塊肌肉棱角分明。 獲得了一致贊揚,“嚯!看不出來么!” 那是,在修仙界靈氣滋潤好幾個月,靈米吃著,靈泉喝著,洗經伐髓都好幾回了。 別看不起練氣三階,放古代也是一方高手。 妥妥的穿衣顯瘦,脫衣有肉。 駱一航不光顯擺,還主動攬下了挖小樹的活。 好幾年沒種的田,里面總會長些小灌木,都是風啊鳥啊帶來的種子生根發芽長出的,這玩意根扎的深,又硬,很不好弄。 但是在駱一航這里,大力出奇跡,掄起鋤頭哐哐砸,再頑固小灌木幾下子就給它刨碎了。 再深挖幾下掘掉根完活。 大伙一看,不能讓個娃娃比下去啊,較勁的勁上來了,紛紛張開兩只無情鐵手,滿手的老繭也不怕割,左右開弓雜草一把一把往起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