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另外還有二十三個肢體被保存在【春秋蟬】里的幸運兒,這些人的傷殘更好修復,陳只需要為他們續接一下斷肢便好。
續接斷肢的戰士只需要修養一個月就能重返戰場,另外一百余傷殘修復者則需要修養復健半年左右。
這也就意味著半年多之后,玉門關上將會多出來一百多位經驗老到的敢戰之士。
這對玉門關的守衛們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
要知道西夏人雖然一直在支援玉門關,但是其支援力度卻是有限,甚至故意卡著某個極限來的,尤其是在人員支持方面方面。
理論上來說當一群新兵踏足戰場,基本上每三人中,會死一個,廢一個,最后一個順利成長為合格的老兵,這就是古典時代精銳軍隊中所謂的三中取一法則。
當然,若是在戰場環境比較惡劣的情況下,這個比例有可能會達到四中取一,乃至五中取一的地步,這般精煉出來的軍隊也將會更加的殘暴而又悍戰,說一句漠視生死絕不為過。
漢末三國時代,就有一支精銳強軍是這般煉成的,它的名字喚作【陷陣營】。
陷陣營最盛時也不過千人,正常時候只有八百余人,其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
陷陣營的統帥和訓練者是飛將呂布座下大將高順,為人清白而有威嚴,后世稱“布知其忠,然不能用。”
其實不是呂布不想重用高順,而是不能也。
原因很簡單,高順太狠了。
你若給高順五千人馬,不出半年,這這支人馬就會蛻變成世間一等一的精銳之軍,但是人數可能只連一千都不到了,至于那四千多人,都被高順在練兵的過程中消耗掉了。
沒錯!高順執行的就是戰場上五中選一的精煉之法,沿襲自戰國時代兵家亞圣吳起鑄煉魏武卒的理念。
當年吳起有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舉全國之力支持,才能練出幾乎同時代無敵的魏武卒。
而高順的主公呂布有什么?
什么都沒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