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報,袁恪軍入侵漢中,青水鎮失守!” 漢中郡,南鄭城。 太守府中,張魯剛收到了細作傳來的軍報,嚇得立馬讓人喚其弟張衛和謀士楊松入府商議御敵之計。 “大哥,何事這般驚慌?莫不是天塌下來了?” 一入郡府衙門,張衛這廝便肆意大笑起來。 他剛剛正在和新納的十六房小妾廝混,不成想,卻被張魯派來的使者打憂了興致。 “有細作來報,盤踞長安的袁恪對我們漢中動手了。數個小時前,袁恪的人馬在青水鎮大破楊安的數千兵馬,如今正往【陽平關】而來。” “你們講,此戰我們當何應對?” “可有什么退敵良策?” 張魯問。 “大哥,漢中最險處莫過于陽平關。我們只需要派兵堅守陽平關,于其關隘兩側,搶占有利地勢,依山部署十幾個營寨,我們堅守不出,只待袁恪的兵馬來攻城,便以山石,檑木,箭矢襲擾之,如此只需數月,便能讓袁恪這賊子因缺少糧草而主動退兵。” 張衛獻計。 “楊松,你素有謀略,以為此計何如?” 張魯詢問。 “張衛將軍此計甚妙。” 楊松說道。 “好!” “一切便依張衛所言的計策行事。” 張魯聞言,大悅。 之后,他派大將楊昂、楊任率軍五萬,由張衛擔任主將,即日起程,馳援陽平關。 同時,又讓人調集充足的糧草送往陽平關。 一切計定之后,他方才派信使入成都,將漢中的情形告訴劉焉,尋求支援。 話說張衛、楊昂、楊任率五萬人馬,不敢有片刻怠慢,兩個時辰便從南鄭城行軍到了陽平關。 之后,兩軍合力,半日的時間,便在【陽平關】兩側依山興建了一十七座營寨,用來拱衛陽平關。 一切修建妥當之后,楊任看著連片的營寨,不由自信滿滿地講道:“張衛將軍,此次我軍籌備得這般充分,那袁恪縱然再厲害,也休想在我們手上討得半分便宜,我等當高枕無憂也。” “什么狗屁大司馬,他袁恪在長安作威作福,也便罷了,如今,他竟然將主意打到了我們的身上。” “他這是自取其辱。” “此戰他若敢來,我張衛便打得他回家找媽媽。” 張衛不由大聲狂笑起來。 他有些飄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