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致勝之策-《紅樓鼎革》
第(1/3)頁
名為召開會議,實則拘禁人身,柳湘蓮的霸道行徑,令官商皆有不滿。可是他有大義在手,又有林如海這個名義上的老大配合,還有裝備精良的稅卒鎮場子,終究無人敢明目張膽造反作亂。
由于封鎖嚴密,內外間難以傳遞消息,最初幾天根本沒有消息傳出。隨著時間流逝,前來打探的人越來越多,而被困的官員和鹽商從最初的煩躁和恐懼,漸漸認命,沮喪無比。
這期間,有人想強闖出去,有人想偷偷溜掉,有人想收買看守,無不以失敗告終。甚至有一伙人想趁夜暗中潛入,結果被稅卒發現后當場擊斃,鮮血四濺。血腥場面終于讓眾人明白,這位年輕欽差不是在開玩笑,他是認真的!
林如海也為柳湘蓮的膽大包天而吃驚,要知道光是這些鹽商豢養的打手家丁便有數千之眾,再加上勾連的黑白兩道勢力,真要聚眾作亂,后果不堪想象。而最初的守衛力量其實很薄弱,不過三百稅卒而已,如何抵擋?
但最終并沒有發生他所擔心的動亂,這些能做決策的核心人物被拘禁,一方面令各方勢力失去了指揮,另一方面他們作為“人質”,也使得在外之人投鼠忌器,從而勉強維持住局面。
隨著派出的隊伍漸漸歸來,守衛力量隨之變強。此時即便有人想強闖,也難以實施了。
時間過的很快,不到十天,一個個惡名昭著、為禍地方的惡霸奸商,紛紛變成厚重案卷,匯集到柳湘蓮桌案上。快刀斬亂麻,他迅速果斷的進行了處理。那些沒有遭到波及的官員和鹽商也重獲自由,但外面的局勢已然大變。
巡查隊伍的成果十分豐碩,長蘆鹽場的經歷讓稅卒們對于如何拿下一座鹽場輕車熟路,又有深知內情的緝私營人員配合,效果顯著,漏網之魚極少。過程中不是沒有人反抗,但倉促之下,很是零散,稅卒幾槍打過去,基本可以瓦解對方的斗志,迅速解決戰斗。雖然緝私營訓練時間短,戰斗水平有限,但經歷了充分的思想動員,為解救父老鄉親,也懷有足夠熱情。
觸目驚心,不忍卒讀,這是柳湘蓮閱讀案卷的感覺。但被處理的只是些作為爪牙的小嘍啰,上不得臺面,清查賬冊中發現的問題更令人驚懼。
鹽政系統陋規繁多,浮費過重,貪腐成風,這是人所共知的,并不令人意外。但遮羞布被解開后,其中隱藏的更加巨大窟窿也顯現出來——當年太上皇數次南巡,鹽商盛情招待,靡費無數,得到巨量鹽引作為賞賜。這些鹽引并未繳稅,相當于提前透支未來鹽課,直到現在還沒有消耗完。
各大總商憑借控制鹽場,優先供應自己手中的無稅舊引,從而使得朝廷新發鹽引面臨無鹽可領的窘境,嚴重打擊了其他鹽商領取鹽引的動力,只能跟著總商喝點兒湯湯水水。如此局面下,鹽課收入日降也不難理解。
此外,賬目顯示,每年都有大額資金流向太安宮,其名義或是鹽商主動報效,或是官員從鹽課中巧立名目扣除,每年至少有二十萬兩,這意味著什么不言自明。
具體案件可以懲治,這些內幕卻根本不能揭開,揭開便會掃了太上皇顏面,且令皇室蒙羞。柳湘蓮不是海瑞,不會自尋死路,進行查賬的目的只是為了搞清資金數目,并未據此處罰任何官員,除非其本人另有罪行。
同時,除了懲辦具體的犯罪人員,對于身居幕后操控的鹽商選擇了寬大處理,畢竟食鹽流通需要他們維持。但鹽商掌控鹽場,損公肥私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
柳湘蓮并不狂妄自大,實際上他小心謹慎,自知此番行動令他又一次成為眾矢之的。為了不被輿論攻擊,于是搶先出手,選擇民憤極大的案件,在《京報》上公之于眾,引發極大支持。并將涉及重要人物的案件,借口疑難,提交刑部處理。他也需要一些人來分擔火力。
揚州城似乎風平浪靜,并無大事發生,但不是每個人都像柳湘蓮這般有底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白县|
甘洛县|
长葛市|
彭州市|
镇巴县|
大理市|
温宿县|
南江县|
丹棱县|
德惠市|
静海县|
岗巴县|
弥渡县|
新巴尔虎右旗|
葵青区|
寿光市|
丹凤县|
淳安县|
灵台县|
沈丘县|
保亭|
崇阳县|
汪清县|
大田县|
宾川县|
乌拉特中旗|
锡林浩特市|
新津县|
古交市|
太谷县|
启东市|
伽师县|
墨脱县|
钦州市|
靖江市|
余庆县|
定陶县|
本溪市|
云龙县|
喀喇沁旗|
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