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江南暗潮-《紅樓鼎革》
第(1/3)頁
柳湘蓮在運河上陪著女孩們說笑時,朝廷旨意已經傳到江南。
因林如海遇刺,兩淮鹽政衙門最近加強了防衛,兵丁日夜巡邏,無人膽敢懈怠。而那些前來拜訪的官員士紳,無不被告知林御史重傷昏迷,無法見客。
這日午后,后院內堂中,有兩個中年男人對座手談,其中一人便是擔任巡鹽御史的林如海。與所謂的“重傷昏迷”截然不同,此時他的面色很正常,不過略顯憔悴罷了,絲毫看不出受傷的跡象。
另一人是他的心腹師爺,名叫張梅酒。見林如海眉間愁緒不散,在落下一子后,開口勸道:“朝廷特意委派了欽差前來查案,不久便到,屆時東主的擔子便可卸下。至于辦好辦壞,全看那人本事,咱們靜觀其變就好。”
林如海絲毫沒有因此放松,搖了搖頭,苦笑道:“哪里會這么容易?若非情不得已,我也不愿出此下策。”
張梅酒明白他話里的意思,無奈的點點頭。
兩淮鹽政每年繳納鹽課近百萬兩,撐起半壁江山。雖然數額不匪,可是柳湘蓮整頓長蘆鹽場的效果出來后,無人不知兩淮鹽政貓膩太重,林如海的地位便顯得十分尷尬。
身為永隆帝的心腹臣子,他自然擔著為皇帝謀財的差事,可手底下都是太上皇的老人,頻遭掣肘,想整頓也無力。
近來永隆帝催促甚急,他被逼無奈,便放出要整頓鹽場的消息,并嚴詞拒絕各方試探,做出鐵面無私的姿態。很快便發生了意料之中的刺殺,有心防備之下,刺客當然沒能得逞。
林如海趁機假裝重傷昏迷,不能視事。如此一來,朝廷必然另行派遣大員處理此事,到時做得好他跟著沾光,做不好他也能免責。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至于力挽狂瀾,他已經不敢想了。
張梅酒說道:“只是沒想到,這次被派遣的竟然還是那位姓柳的小欽差。他在長蘆做的倒是不錯,但兩淮局勢更為復雜,恐怕不是他能處理好的。”
林如海苦笑道:“還有一點兒你沒說,此人乃是我家親戚,說起來要叫我一聲‘姨父’,雖然不曾見過,到底不好袖手旁觀。”
原想著,柳湘蓮雖是巡鹽欽差,但畢竟需要時間穩固長蘆局勢,未必能南行,更大可能是另外派人前來。不想永隆帝對這位年輕臣子如此看重,又委以重任。
林如海沉聲道:“事已至此,只能看他的手段了。年輕人干勁兒足,想法多,或者能夠開辟局面也說不定。”
盡管嘴里這樣說,但他也不相信柳湘蓮能有什么好辦法。整頓鹽務就是虎口奪食,必遭反噬,這不是主政者能力的問題,而是權勢問題。柳湘蓮竄起太快,看似得寵,其實在朝中根基淺薄,不過是皇帝拿來殺人的刀子,用得好繼續保留,用不好隨時可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