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游有釣魚佬突然詢問伙伴。
釣魚佬們一個個躲在大傘下,有的直勾勾的盯著魚漂,也有低頭看手機的,還有閉目聽點相聲評書的,總之沒人盯著下游。
被喊到的黃老頭往下游看一眼,斜眼瞄剛剛開口的:“你怕不是被浪花閃了眼睛。”
被這么一說,發現亮光的的釣魚佬也不確定了,位置確實遠了點,又細雨蒙蒙的,說不定真是浪花特殊角度的反射。
制造了閃光的伍江在河底大石頭上直發愁。
好在他剛剛機靈,收劍收得快,不然就不是水里閃個光了,下游直接就會變成魚湯!
“能量”的性質過于霸道,其自身占據空間和周邊的粒子會受激發變成等離子體,河水全靠著體量大,有一定流速,才沒有短時間沸騰起來。
把【劍】縮小點?
似乎不行。
伍江用【劍意】來驅動變化的融合,在完成度和規模之間只能選其一,縮小規模,完成度肯定會降低,反之亦然。后面的三劍合一,【劍意】對靈子的操作能力大概要接近于他本人,規模還會更大。
站在石頭上想了想,決定轉個身面對下游,這個位置距離釣魚佬們只有一公里多點,可能不夠。
先再次嘗試【劍意】和【劍芒】的融合。
這一次先驅使【念動】,在前方十幾米形成一片真空區。
既然等離子態是受到能量激發形成的狀態,真空多少能壓制發光,爭取實驗時間。
伍江還沒試過弄真空呢。
大泡泡是在水面以上就形成了一面環繞式的“墻”,所以里面并不是空的。
真空,要么把另一個泡泡里的氣體排出,或者一開始就沒有氣體?
先試試看排氣能不能行。
凝神折騰一會,他抬手放出一道比較小的【劍芒】。
【劍芒】形成時和燈泡一樣,到前方兩米外黯淡了些,之后斬到水里逐漸消融。
有效,只是氣體粒子好像沒弄干凈?
為什么?
里面有什么物質自己沒有理解?所以不能操作?
那就試著在水里另外展開個真空泡泡吧。
把兩個泡泡合而為一,調整了泡泡的位置,伍江讓自己舉手向前時,指尖剛好在水氣界面上。
【念動】在水中聚集靈子,形成“質量”,從點開始,向前延伸變做線,上下展開成面,再左右分水,形成新的泡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