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鐘聲響清夜 同夢不同塵-《國泰民安》
第(1/3)頁
廟會臨時的戲臺搭在路中,往年戲臺都是對著大街垂直的方向,走到戲臺便是集市的盡頭,過了戲臺再行一段路就到了風窩廟的山門。
而今年的戲臺搭得正對的著那家飯店,因此戲臺飯店之間本來是通往寺廟的路便被駐足的人擠的水泄不通。
余振生好不容易擠過人群,已經找不到那個熟悉的身影了。他朝寺廟的方向望去,前去上香的和已經上香回來的人自覺地分別走在兩側,卻也是人流涌動,前面的人剛邁腿,后面的人的腳就已經落在了那個位置。他想回頭找栓子,卻不由得被人流推著朝山門走去。
隨著離山門越來越近,寺廟里的鐘聲誦經聲漸漸入耳,眼前這座宏偉的寺廟香煙繚繞,身邊是虔誠的信男信女肅穆而又虔誠的安靜走著,一瞬間讓余振生的和集市恍然隔成了兩個世界。
此刻他也沒有再尋找陳先生的想法,茫茫的人海到哪去找?況且,世上難免有相像之人,靜下心里之后竟不著急回集市上去,而是隨波逐流般的跟著朝拜的人流走進了風窩廟。
讓余振生感到神奇的是,這么多人的人進了山門之后仿佛一下子就不見了,或者說不是不見了,而是融入了樓閣殿宇之中。余振生不是佛家的弟子,家里也沒有禮佛的人,所以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拜佛,只是每過一處默默的心里敬三分。
這里的環境余振生十分喜歡,這座建于唐代永淳二年(公元683年)的寺廟,山門、前殿、中殿、后殿、東西后殿及鐘樓和鼓樓構成了龐大的建筑群,其間又有高大茂密的古松蒼柏,紅墻斑駁古脊巍峨,蒼綠色的參天樹木。
聽著鐘聲余振生便也緘默了,如同所有人一樣融入到廟宇的這氣派的法門和裊裊繚繞的香火氣息之中。
余振生心中想到那首: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余鐘磬音。這首《題破山寺后禪院》是刊印在國文教材中的,當時陳先生講這首詩的時候同時還講了其余幾首,其中讓陳先生最為贊許的卻是首名不見經傳的清朝陸鼎的《寒山寺》。
寺樓直與眾山鄰,魚米東南此要津。
獨惜牙郎趨利市,不聞漁火感詩人。
絕無逆旅知歸客,安問寒巖舊應真。
一自鐘聲響清夜,幾人同夢不同塵。
陳先生是余振生少年時期最崇拜的人,也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人。和父親從小就讓他背誦的書經不同,陳先生經常就一篇文從不同的角度去講解。少年的心是懵懂的,就比如現在的余振生,從熱鬧集市一下子到了這幽靜的禪寺。似乎原本朦朧不節的詩中意,一下子恍然了。
不過這種恍然在此刻余振生的心里如同小火花,只是輕輕的跳了跳,然后他的目光就落在華嚴殿外古樹旁的漢白玉的心經碑上。在那碑旁,楊四丫正用手指一個字一個摸著,輕輕的誦著: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余振生走到她旁邊,見她念的認真也沒打擾她,他想等她念完。楊四丫卻感到身邊來了人,忙把手從石碑上縮了回來,同時用余光了到是余振生便呀了一聲臉一紅,身子也朝后退了一步。
“沒事,你念你的。”余振生忙沖她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盖州市|
三河市|
自贡市|
永善县|
朝阳县|
区。|
柘城县|
红河县|
库伦旗|
安乡县|
绥德县|
丹寨县|
黄浦区|
剑川县|
邛崃市|
铜川市|
饶阳县|
玉屏|
松江区|
盖州市|
遂川县|
抚州市|
江山市|
通州市|
武邑县|
甘孜|
平潭县|
乐安县|
安图县|
白城市|
瓦房店市|
尚义县|
贡觉县|
酒泉市|
哈密市|
浦江县|
松桃|
德格县|
浮梁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