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栓子的飯量本來就不小,十六七歲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年紀,加上平時跑跑顛顛消耗也大。不大功夫自己拿冒尖的一碗饅頭窩頭以及被他塞進嘴里,他順手拿起余振生剩下的一個饅頭。“你不吃我吃了啊?!” 栓子朝余振生舉了舉饅頭,順勢就把剛才的問話岔開了。 余振生本來也沒有剩飯的習慣,反倒是剛才被張芳打斷了,這會也就不大想吃了就朝他說道:“你吃吧,不夠我在幫你去拿。” 栓子應著夠了,張記的伙食在這一片兒都是相當不錯的。張春明算是生意上精打細算,但是對待自己鋪子的伙計卻從來不苛刻,待遇也算是好的。余振生是對張春明心里有些不滿,但又覺得像崔衛(wèi)他們這么踏實的跟著張春明做事,這掌柜也一定有可取之處。 他拿著報紙坐在堂屋門口,一邊看著報紙一邊等著大伙吃完。 崔衛(wèi)看了看架子上的鐘表轉頭問栓子:“掌柜的是不是去作坊了?等下你去接還是老孫頭去接?” 栓子正放下湯碗,一碗溫度對口的綠豆湯下肚算是把剛剛那饅頭窩頭的在腹中的縫隙溜了個滿,他打了個飽嗝說道:“掌柜的今晚不回來了,他讓我告訴你,明天一早跟老孫頭去作坊把要發(fā)汾州的貨去了,然后直接送到河北大街的八爺的腳行。” 崔衛(wèi)說了聲知道了就站起身來:“你們二位慢慢吃著,我出去溜達溜達。”他背著手從堂屋出來,看了一眼坐在堂屋門前看報的余振生:“等下群青他們吃完你在堂屋看吧,那燈還亮一些。”說罷便朝院門外走去。 余振生知道,崔衛(wèi)又去給張蕊買糖堆兒去了。余振生也曾經陪著崔衛(wèi)去過幾次,街面上的都認得這位張記的“管事兒”。走在街上他跟誰都是一副笑臉,見面打招呼寒暄,張口第一句總是:“您吃了嘛?” 余振生常常會想,如果人家說沒吃,崔衛(wèi)該如何接茬?倒是后來慢慢明白,這吃了嗎是天津衛(wèi)見面的口頭語,相當于您好的意思。不過倒也有開玩笑的回答:沒吃啊! 崔衛(wèi)便一揚手,指著那燈紅酒綠繁華所在:“沒吃走著,我請您喝兩口。” 多半這樣的情況,對方便笑著說:“逗你玩呢,改天改天。” 也有極少數和崔衛(wèi)相當熟的說著:“走著!” 這一走著就不是那什么莊子,什么園子。那些多是拉著崔衛(wèi)到路邊支著篷子的攤子,炸果仁,涼拌粉絲,葷菜來份五香豬肉干或是桃仁小肚,主食要上兩個新出爐的芝麻燒餅,在讓攤主沽上二兩酒便喝著聊著。 等到結賬的時候,攤主總是笑嘻嘻的擦著手:“崔哥請客老規(guī)矩,抹了零給兩角就得了。” 那時候崔衛(wèi)就大手一揮,將掛在腰間的錢袋子里的銅元嘩啦的都倒在桌上:“就這些,都拿去!”說完也不等攤主數完便拉著吃飯的人揚長而去。那攤主倒也不數,用手劃拉著都收到個小笸籮里。 若不是余振生到了柜上,恐怕永遠都不會知道,崔衛(wèi)每天在都會換好正好三角的銅元,當二十的銅元四十五個放在自己的錢袋里。張蕊的糖堆只要五個銅元,他自己的煙不算勤也不算好,一周一包最多也就花幾個銅元。所以即便是攤主給他抹零兒,他也沒虧過攤主還會多幾個字兒。 余振生跟街上的人熟悉了也是這么熟悉的,每次崔衛(wèi)都給人介紹:“這是我們柜上新來的叫振生!山西娃,厚道老實。不用管他咱們喝咱們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