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千里離家路 學徒天津衛-《國泰民安》
第(2/3)頁
一排巨大得長方形的候車站前,寬闊筆直的街道,嘈雜喧嚷的人流。寬闊的站前中央,一輛電車駛過,司機用腳踩一下車內的踏板,就牽動掛在車頭的一只銅鈴鐺,響起“鐺兒鐺兒”的聲音,提醒行人躲避。
對面一條河橫在眼前,比起村前的文水,這河不知道寬上多少倍。這就是海河,
現在海河上在漂浮大小的漁船,商船,視線所及處一座鋼橋橫跨河面,橋上行人穿梭,橋下船兒駛過。河對面便是各種各樣的高樓林立,那一片片并不南北筆直排列的樓有三四層高,有圓頂的尖頂的,大小不一間隔錯落,雜亂卻又繁華。
這番繁華似乎讓從兩個遠路而來的人年輕人感到一絲壓迫,他們微張著嘴巴看了半天。寬闊的河流,路上的車水馬龍,那些帶著洋帽子西裝革履的洋毛子,身穿長衫拄著文明棍的有錢人以及挽著男人手臂扭著腰肢的婦人,都讓他們目不暇接。
栓子回望了下火車站,用手指著那立著的幾個大字,用帶著濃郁鼻音的山西口音含混道:“天什么東.....哎不對啊?我聽我叔說,咱們是不是要到老龍頭火車站.....”他掰了掰著手指頭,:“老,龍,頭,火車站那可是五個字呢,咱是不是下錯站了。”
余振生略顯清瘦的面頰露出一絲笑意:“天津東站,就是老龍頭火車站。你叔說的是舊名,那還是清朝年間慈禧在的時候起的名字。再說,老龍頭火車站是六個字....”
栓子撓了撓頭露出一嘴白牙憨憨的笑了笑,余振生抬頭看了一眼太陽,指著海河向西:“朝那邊走!”
黃包車夫肩上搭著毛巾,朝他們帶著一臉豐盈的笑意招呼著他們上車。余振生輕輕擺手回絕了,他聽說了下車別聲,外地口音很容易被這些車夫宰一頭。但他還是下意識了摸了下被縫在內衣口袋里的錢的位置。
窮家富路!臨行時余張氏除了給余振生帶上的二十元法幣,還悄悄的塞給了他三枚鷹洋。二十法幣,足可以在家里置辦了宅院娶了媳婦,這恐怕是爹媽攢下的全部家當了。
仰頭闊步向西走去,那些想拉活的人便不認為他們不認路,也就不繼續糾纏。
遠離車站的繁華,路也漸漸變窄,河水開了凍,岸上樹枝抽出的新芽。瓦房漸漸稀少,沿河出現了土坯房。那些房在雜草叢生沿河的荒地上,有零星而立也有三五成片。有幾個上年紀的老人,一邊閑話一邊編著蛐蛐籠子,草籃、草扇;河邊有洗衣的婦人,一些孩童嬉戲奔跑。
他們粗糙的臉龐和雙手,身上破舊縫補的舊衣衫,看上去不大經風雨的破屋。讓余振生想起家鄉河邊和寒窯里的那些人。再像河對岸望去,依然是是一大片高低錯落的青瓦房子,依稀可見的繁華。
余振生心里便一個念頭,大概天下都是一樣的吧,正如那山村富則富,貧則貧,窮人總是命苦的。
漸漸繁華重回視線,寺院高樓寬敞的路又重回視線,一道橋連接河岸南北,這便是被北浮橋。
橋頭站一人正朝他們張望著,那人年紀二十五六,穿著灰布褲褂,上衣套了個藍色坎肩,坎肩胸前統一繡個雷字,像是一枚徽標各位顯眼。
余振生走上前去:“請問,您是來接人的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前旗|
高雄县|
南溪县|
上林县|
全南县|
玛曲县|
五大连池市|
团风县|
岑溪市|
罗平县|
台湾省|
辽宁省|
安岳县|
乌什县|
卓尼县|
天水市|
抚顺市|
鄂托克前旗|
东城区|
城步|
保亭|
涞源县|
区。|
鹤庆县|
安陆市|
湖南省|
桐庐县|
晋中市|
朝阳区|
永兴县|
五峰|
大田县|
平泉县|
新化县|
皋兰县|
武鸣县|
那坡县|
汪清县|
杂多县|
德庆县|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