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辭晚查看那兩個顏色淺淺的小紅點,發現其中一個距離自己很近。 再仔細一看,原來最近距離的那個紅點竟是在山神廟中! 天龍山上的山神廟,絕不能僅僅只將其當做是一個泥塑的廟宇,毫無疑問,這種廟中是當真存在山神的! 這也是宋辭晚過山神廟而不入的原因所在。 大周的神靈體系,在宋辭晚眼中一直顯得極為神秘。她唯獨有些接觸的,也只有宿陽城與平瀾城的兩位城隍爺。 但城隍往往是由死去的人族英靈擔任。 某些具有杰出成就的人物,死后英靈不滅,再由大周皇帝玉旨冊封,借國運而凝聚,成就一方城隍。 這種城隍基本上都具備有一定的愛民意識,就算不見得十足正面,能夠大愛無疆到庇護治下所有百姓,但至少,應該也不會特別奸惡。 換句話說,與城隍爺打交道,只要你不惡意招惹他、挑釁他、冒犯他,或者是做出什么明顯違背朝廷律法,又或是招惹城隍相關人物之類的事情…… 一般情況下,城隍爺對人總會留有三分余地。 至少不會無緣無故喊打喊殺,城隍爺畢竟是官面上的,應當是有序的,講邏輯的。 而山神卻很不相同。 雖然同樣拿著朝廷編制,可山神往往由當地山精擔任。 還有一部分,據說是某些精怪在當地掀起大難,造成不知多少傷亡,朝廷派出來的除妖使們折了一批又一批,最后除怪成本過大,索性招安—— 這些,雖說是某些野史稗記所記載,明面上朝廷對這種說法從不承認,但實際上怎么樣,誰心里還能沒點數? 九州疆域實在是太大了,朝廷也不可能細節到每一寸土地。 只要那些精怪在被招安后大面上能夠過得去,那大家也就都能過得去,這不就成了么? 宋辭晚歇了探尋山神廟的心思,又看向稍遠處的那個小紅點。 卻發現,遠處的小紅點在移動——在由遠及近,以一種相對緩慢的速度,一點點移動! 宋辭晚很快看明白了,這淺淺的小紅點應當是被行商們隨身攜帶之物。 或許,這些行商此行所運送的最為值錢的貨物,便是這小紅點所代表之物。 人家辛辛苦苦,拿命拼來的東西,宋辭晚當然不會眼紅。她只是有片刻驚訝:沒想到這些氣血之力最高也只在煉臟期,連一個先天都沒有的凡人武者,也能千里迢迢販賣這等“寶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