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平安的基本工資漲到每月四十八萬塊了。 院長特意將他叫到自己的辦公室說了這件事情。 秦淮茹到藥房當了學徒。 按說。 藥房管理人員和醫生的工資是有很大區別的。 無論是實驗室助手還是藥房學徒工資都不高。 不過。 因為秦淮茹參與了青霉素量產化的研究,醫院特意將她的工資提升到每月二十多萬塊。 “謝謝,這次要多謝您了!”李平安開心的說道。 這聲道謝他是真心的。 要不是院長特別關照他沒有那么容易接觸到醫院實驗室。 而且。 在他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院長是給予過幫助的。 “平安,你不需要感謝我,反而是我要感謝你才對!”院長微笑著說道:“要不是因為你,咱們醫院也不會這么快被上級認可,而且還有了辦學的資格!” 院長很高興。 道濟醫院改成市六院,算是與以往的歷史徹底劃清界限。 醫院改組以后幾乎所有的高層都做了工作調整。 除了他穩坐院長的位置以外,其他幾個副院長要么是被免職,要么就是被外調了。 米國人離開以后這些人僅僅是上位了幾個月而已。 楊雄這家伙很慘。 他被外調了。 進入其他醫院以后不但要從頭做起,連外科醫生的資格都要被質疑,因為他的一切包括技術和位子都是在米國人管理的醫院得到的。 以前米國人辦的護士培訓班只是為道濟醫院培養人才而已,一般都是幾個月的學習時間,學完以后就到本院參加工作了。 這次將培訓班升級為護校,可是要正規起來的,學制一到三年,而且是要招收好幾百個學生的。 原先的培訓班校舍根本就不夠用。 還有改組后醫院也要擴大。 學生宿舍的床鋪、醫院的病床、輪床都需要盡快趕制出來,這些任務都交給了紅星機械廠。 因為李林是駐廠醫生,醫院將和紅星機械廠接洽的任務交給了他。 李林和婁振華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婁廠長很高興。 紅星機械廠雖然叫做機械廠但卻是制造不出什么機器的,廠里雖然有兩臺蘇國進口的車床但卻不怎么使用,基本上都是鉗工作業。 這些事情交給他們正合適。 聽說兒子和秦淮茹都漲了工資,徐氏很高興,不停的催促著李平安往家里買好東西,恨不得一口氣將秦淮茹喂成個小胖妞,一兩個月后兩人就能結婚,到時候秦淮茹最好能成為屁股大、豐腴、能生養的模樣。 賈張氏羨慕李家的生活,更擔心自己兒子的工作問題。 她向丈夫埋怨道:“老賈啊,你不是說要找機會將兒子弄到你們機械廠工作嗎,事情辦的怎么樣了,究竟有沒有眉目?” “哎!別提了,我們機械廠已經很久都沒有招工了,想要進去談何容易啊,你看何大清那家伙不也沒辦法嗎,只能讓傻柱先去當學徒了!”老賈嘆息一聲說道:“不過最近卻是有個機會,平安工作的醫院不是要擴張了嘛,他們給了機械廠很多訂單,最近可能要加班,我努努力,好好加班,爭取多賺一點兒加班費,等我拿到這筆錢之后就去找廠辦李主任疏通疏通關系,沒準兒能讓東旭這孩子進廠工作!” 老賈只是一個普通工人,他是巴結不上婁振華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