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一章 提拔-《白粥榨菜管夠,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第(1/3)頁

    紅薯與玉米兩者皆是耐旱的植物,這些耐旱作物其實在明朝萬歷年間就進入中國,但是一直到崇禎元年,幾十年的時間都沒有大規模的推廣。

    因為紅薯這玩意吃多了以后脹氣,泛酸,玉米粗澀,難以下咽,若非實在沒東西吃,尋常非災年的時候很少有人去種植這些東西,百姓積極性不高,當朝皇帝也不重視,不去人為進行干預百姓推廣種植。

    因此,玉米紅薯雖然在大明早有種植,但是一直都是部分省份在種植,等到了崇禎年間,大旱,百姓沒吃的,餓死的餓死,起義的起義,崇禎皇帝就算是有心推廣,也不具備這個條件,更何況崇禎依舊沒有重視過這幾樣耐旱植物。

    這幾種作物用來度過這個災年還是很合適的,紅薯這玩意三十度左右的天氣一天就發根,吸肥能力強,耐瘠薄,雖然說想要高產,也要灌溉,施肥,但是眼下不需要其高產,尋常產出已經足夠。

    劉振華翻看商城,里面有紅薯苗,價格雖然也不便宜,但是拿出來以后就可以種植,環境適宜的話,三四個月就可以吃了。

    這玩意根能吃,葉子蒸著吃也是一道美味。

    紅薯貴,但是紅薯苗便宜些,兩點聲望便是一棵,劃算下來,一日半兌換的紅薯苗一畝地種植。

    “種,明日便推廣,”劉振華作出決定。

    延川縣內,有三戶人家,平日魚肉鄉里,最先被捉拿的就是這三戶人,其余地主,識相的都將地契田契交出,膽敢負隅頑抗的,抵抗之人皆成了民兵們的刀下亡魂。

    城內有一戶人家,高家,平日里卻有開倉濟民之事,被稱為高善人,但是細扒出來,其依舊兼并土地,收取高佃租,只不過比尋常地主低一些而已,拿著苛責來的錢,去救濟百姓,落得個善人的名頭和自己的安心。

    這些地主,哪一個敢說自己的土地來的都是干凈的。

    抄高家之時,原本為高家地主說情的百姓,高家地主也十分冤屈,甚至大罵灶王,不分青紅皂白就要殺人,簡直就是個惡人,還敢稱呼自己為灶王。

    楊立超和周圍的天兵聽完以后差點將高家地主直接宰了,不過軍紀在,他們不能夠這樣做,楊立超直接道出高家地主行善事的本質。

    在楊立超道出本質在告訴民眾灶王對于百姓的要求以后,皆是群情激憤,沒有一人在為那高家地主說話。

    周圍的百姓恨不得飲其血啖其骨,就這樣的人也配罵灶王。

    時至傍晚。

    縣衙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口县| 渑池县| 东光县| 宁强县| 南华县| 长汀县| 黔西| 嘉鱼县| 化德县| 和平县| 葵青区| 封丘县| 饶阳县| 右玉县| 磐石市| 三江| 邳州市| 荣成市| 文昌市| 晋中市| 承德市| 黑龙江省| 高州市| 永善县| 榕江县| 新化县| 万宁市| 吴川市| 阜新市| 嘉兴市| 崇义县| 光山县| 余干县| 乾安县| 合作市| 资中县| 横峰县| 马关县| 新密市| 塔河县|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