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好不容易積攢的聲望點,在第二日獲取了四千五百聲望以后,劉振華湊齊了給所有班長一副輕甲的聲望以后,手中聲望只余下兩千六百。 “你且說說,你們在延川縣內起義,延川縣兵力如何,”劉振華看著眼前有些拘謹的王龍。 王龍還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觀察劉振華,更是第一次于劉振華交談。 “回灶王的話,那日圍剿我們的延川縣兵卒...數量至少四百。” 王龍低聲說道,緊張的樣子絲毫不見當日在那地主大院內的勇武。 “哦?四百。” 劉振華十分驚訝,這個數字遠遠小于他的心理預估,“難道說我對于大明的兵力太高估了?” 看的一些科普視頻不是說明朝有很多兵馬都在陜北等邊疆一帶嗎。 “裝備如何?” 王龍眼神閃爍,似乎是陷入了那日的回憶之中,“周圍的那些人,穿盔帶甲的很少,可以說幾乎沒有,手中武器大多是彎刀,裝備似乎并不統一,一些人穿著衙役服裝,另一部分人服裝不整,一部分人手持長矛捅刺,還有一些騎馬之人沖殺,若不是這些人,我們還不至于潰敗的那么快。” 劉振華想起那日屠戮災民的騎兵,當是那些人。 劉振華沒有想到,延川兵力竟然如此少,帶甲率竟然這么低,并且,按照王龍說的話,那些人裝備并不統一,這也就意味著那些人明顯不是縣內常駐的兵力,當是類似于被地主喊來的佃戶家丁一般。 “這延川縣竟然還沒有個地主有錢。” 劉振華萬分驚訝,不過想想也是,地方財政虧空到了一定程度,縣令想要募集鄉勇估計夜出不了多少錢。 而那部分帶甲使用長矛的應當是縣內為數不多的正規軍,或許這些軍人,應當稱作是破落軍戶才是。 以地方的財政開支根本就養不起多少兵馬,發不起兵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