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振華騎在馬上,他的右手抓著鋼筋棍,小臂和大臂呈現出四十五度角,鋼筋的后端被劉振華用大臂和身子夾住。 他的另一只手牽著韁繩,身體前傾,“駕!” 隨著劉振華大喝一聲,身下的馬兒發出一聲嘶鳴,劉振華深知要想馬兒跑,得給馬兒吃草的道理,這馬兒吃的飼料都是從商城內兌換上好的精飼料,這幾天的喂養已經讓它原本有些干枯的皮毛油光發亮,身上也有了膘。 跑起來更是一個迅速。 劉振華夾緊鋼筋,目視前方,面容堅毅,在前面一百米左右的地方矗立著一個麻袋。 麻袋旁邊有三兩個被捅爛了的稻草人。 馬兒快速前沖,四蹄奔騰,俊秀無比,馬上的劉振華沖鋒姿態一往無前,很快,馬兒和沙袋交錯,濺起一片砂礫。 這是那鋼筋捅破了麻袋,里面裝著的沙子麥麩木屑廢物。 劉振華的鋼筋棍前掛著碎了的麻袋。 “吁。” 劉振華勒馬,沖出去十米以后馬兒停下,他將掛在鋼筋上面的麻袋取了下來。 方才劉振華練習的是馬上槍術最常見的一招,也是最基礎的一招,單手正手持槍。 這種持槍法,長槍直指前方,大臂和手抓緊保證其穩定性,配合馬兒快速的前沖帶來的巨大慣性,能夠瞬間將一個人捅碎,若是馬上之人力道在大些,說不定能夠直接挑飛捅穿好幾人。 不過這種持槍方法缺點十分明顯,那就是不太靈活,不適合騎兵之間的交戰廝殺,這種姿勢常常應用于大規模的騎兵沖擊步兵的時候。 很容易就能夠撕碎大量步兵的防線。 “日后咱的騎兵多了,就這么練習,”劉振華臉上掛著汗珠,不過心里面想的卻是是后他騎兵沖鋒的場面。 怪不得說平原戰爭騎兵能夠起到決定勝負的作用。 單單就方才的沖擊力,換做是一百匹馬如此方式沖鋒,在平原戰場上,能夠輕易撕碎千人的方陣,若是面對一些非精銳的步兵,就算是萬人的方陣也能夠沖殺一番。 一騎當千,不是說說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