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辰時一刻。 大魏王朝,武定元年,夏河縣城第一次武秀才考試終于到來了。 和文科舉考核不同,武科舉只需要檢查參與者的身份籍貫和年齡,以防止有人頂替。 其他的防止作弊的手段倒也不多,武科舉考的硬實力,若是自身實力不夠,也是作不了弊的。 縣衙校場,正中央的高臺上。 身穿蒼青色勁裝官服,胸前紋繡著一頭犀牛的夏河縣主官劉正坐在高臺的正中央。 在他的兩側,則是按照官職大小,分別坐了夏河縣官府的高層。不過很明顯越是靠近劉正的,都是一些武官。 僅有的幾個文官,都在席次的邊緣,顯得無足輕重。 雖說是第一次舉辦武秀才考核,并且也限定了參與者最大年紀不能超過二十五歲。 但是符合條件,前來參加考核的武人,也足足有快兩百人。 只是相較于文科舉每次考試動輒六七百,甚至一兩千的規模,還差了很多。 這就是窮文富武,就算是有天賦,只要不是最頂尖的天賦,那么便很難供給修行所需。 因此,實際上這百十號前來參加武秀才考核的考生們,大多數人都是大地主出身。 唯有豪富者,才能完全供養一名武人。 至于剩下的,和方越差不多的寒門武人,竟是不滿雙手之數。 顯然,能夠供養出一名武人,是多么的難得和不容易。 ~~~~~~ 沒多久,核實完考生身份之后。 鑼鼓一連九聲響,武秀才考核正式開始。 方越排在第98號,相對中間靠后的位置,等輪到他測試,還需要一些時間。 因為是第一次舉行武秀才考核,基本上的考核項目都是縮減武舉人考核科目變更而來。 分別是力量,對抗。 測試力量,看看是否真的滿足條件,對抗比試,則是要決出名次。 “不到七比一的比例,感覺競爭也沒有那么激烈。” 方越熟悉著比賽的規則,看了今天參加的人數后,心里的底氣更足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