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未來時代,因為科技的發展,各種設施的便利,旱災對于國內來說危害并不大。因為調動其他地方水資源來拯救一個地方很容易。而且還可以實施成本有點高的人工降雨。 所有在未來時代,大家都認為水災危害大。對于旱災,后世的人們只會想著大旱之后就算恢復,但因為地里的蝗蟲卵幾年都旱不死,而因為大旱其他很多吃蝗蟲卵和蝗蟲的動物沒了,往往大旱之后容易出現蝗災。 不過后世殺蟲劑了解一下,蝗災在后世沒人怕了,甚至蝗蟲抓了還能賣錢,高蛋白呢。 但在五十年代末,旱災的可怕,對于這時代的人來說,寧愿出現洪災。哪怕是洪水會立刻摧毀一個地方的家園,甚至不少人死于洪水。 可從影響來說,這年代旱災真的并洪災可怕。旱災出現,赤地千里,別說糧食產量,影響的是方方面面的,什么植物都枯萎,食草動物,雜食家禽家畜,都養不了。 沒有交通便利的運輸,沒有可以輕易輸送的水資源。在一個城市人口定量化,農村鄉鎮剛實行集體化的年代。 現在有些北方地區已經因為旱情,糧食還可以支撐,但肉食已經開始調動其他地方城市的開始支援了,這也是因為現在沒有大量冷凍設備存儲肉食的原因,糧食還好存儲,各地都有儲備糧。 信息不發達的年代,其他目前沒有災情的城市,普通工人只會感覺到工廠食堂的肉配額好像少了。明顯越來越久吃一次肉了,而這年代的人對于肉的渴望是巨大的。 幾百斤肉對于昌市來說不算什么,但對于一個大幾百人的機械廠來說,足夠改善一次伙食了。 孫主任邊吃邊走,帶走羅成就來到了一樓的運輸室。別小看他們機械廠,廠里可是有兩輛解放卡車的,所以有運輸室。不過也因為只有兩輛卡車,廠里有的是運輸室而不是運輸科。一個科起碼得有六人左右的職員,這運輸室就只有兩名調度員。 就兩輛車,其實平時的話,有一位調度員就可以了,但人總會有事要休息的時候。所以安排了兩個調動的工作崗位,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機械廠的調度員可不輕松,除了調動車輛送貨拉貨外,可能平時還要兼干一些裝卸的活。 所以在運輸室,平時就一個人在。 “小陳,廠里的卡車還有在的嘛。” “孫主任,還有輛車在廠里,等會要給新于縣送兩臺設備過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