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氣氛很融洽,吃完飯,待何雨柱收拾好廚房,又重新沏上茶水。 江思君嚴肅的說道:“你學醫的事情,既然你奶奶托付給我了,我肯定盡心教你,但是你自己也要努力,這跟學廚一樣,心到手到,要有仁者之心。” 說完起身,拉開客廳柜頭上的柜子,搬出一摞書。 說道:“你奶奶跟我說了,白家的傳承都在你手上了,但是那些更重病理,對你來講,有點深了,這幾本書,你一定更要牢牢記在腦子里,凡是在中醫這條路上有所建樹的,都通曉這幾套書。” 何雨柱起身,立正姿勢,雙手接過書籍,一共9套,厚薄不一。 清陳修園的《醫學三字經》、明李時珍的《頻湖脈學》、金元時期的《藥性賦》、清汪昂的《湯頭歌決》,剩下幾套是《黃帝內經》、《金匱》、《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針灸》,何雨柱一上手,就知道雖然不是古籍,但是也有不少年頭了。 江思君又說道:“咱們名為祖孫,是為師徒,我自學醫以來,也沒有正式收過徒弟,以后你還是叫我江奶奶就好,等你把這些書,都通讀一遍,我們在進行下一步的教學。” 何雨柱點頭稱是,說道:“江奶奶,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負您和奶奶的重托,您給我點時間,元旦之前,我一定通讀一遍。” 江思君說:“不著急,我還得給你準備藥柜呢,藥材也得配齊,光讀書,不辨藥,不上手抓藥,學不了醫的。切脈和針灸,等后面看進度再說。” 聾老太太說道:“鳳丫,這事我找人辦吧,還能讓你操這個心,你忘記我家是干什么的了?” 江思君說:“老姐姐,行,聽你的,忘記你家還有個做木匠的師傅呢,藥材我來備吧,這個我比較方便一點,現在我還是協會的會員呢。” 幾個人三言兩語,就把事情安排完了,又坐了一會,二人起身告辭。 江思君說隨時都可以來,有什么問題及時的來問,。 何雨柱感受著她的熱情,心中想著這次見面的感受,她真了不起。 從流落街頭到開堂坐診,這中間不知道經歷多少風風雨雨。 為了愛,更是終身未生育,臨老,孤零零一個,形只影單。 這些不正是自己缺失的嗎? 賦詩一首: 思君逢春年復年,憶往情深鬢角寒。 彼岸花葉無相見,不愿滄海變桑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