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95章陸良學術造假?來自國外學者的質疑 京城時間凌晨12:00,紐約時間上午11:00;倫敦時間下午6:00。 一條約為12000字并包含了圖片,容量約為485kb的信息從哥本哈根某臺計算機中發出。 文字和圖片迅速被轉化成了光信號,沿著光纖傳送到基站,整個過程大約花費了0.25秒的時間。 緊接著基站將光信號再一次編譯電磁波信號發出。 電磁波穿透了是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最后被遠在3580km散逸層高空的通訊衛星捕捉。 通訊衛星用了0.02s的時間完成對所有電磁波信號的捕捉,他不需要任何的轉譯和編輯,他只需要將信號中轉發出。 衛星發出的電磁波信號再次被地面的基站所接收,基站迅速將電磁波信號轉化成光信號。 這道光信號沿著光纖被傳送至阿拉莫斯的某個服務器中。 至此,整個過程用時不超過1分鐘。 隨著服務器中的數據庫被刷新。 京都時間凌晨00:01分 一篇論文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arxiv網站上。 早晨。 方孟用自己的保溫杯泡了杯茶,然后慢悠悠的來到電腦前坐下。 他是藥大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同時也是藥大學術委員會的一員。 在每一個大學都成立學術委員會這樣的一個組織,用于學術評議和審核機構。 但學術委員會最大的作用還是用于監察抄襲、造假這些學術不端行為。 但實際上,在大學里,出現學術不端的情況并不多。 畢竟,對于任何一個科研者來說,抄襲或是造假都是一條高壓紅線。 一旦被發現,那往往就意味著今后學術生涯的結束。 除非是有足夠的利益驅使和誘惑,否則誰也不會拿自己一輩子的學術生涯做賭注。 方孟打開電腦,準備繼續他昨天尚未完成的工作。 他打開了arxiv網站。 arxiv是一個集物理學、數學、計算機、生物多個學科領域論文預印本的網站。 所謂的預印本,是指尚未經過同行評議,沒有在正規科學期刊上正式發表的論文初稿。 不管是尚未投稿出去的論文初稿,還是投稿被拒的論文,都可以上傳到這里。 不過,因為沒有同行參與評議,所以這些預印本論文的質量是沒有保證的,論文初稿掛在arxiv上并不代表正式發表了論文。 arxiv最大一個作用,就是用于聲稱自己科研工作的原創性和優先性。 初稿掛在arxiv上時已經向同行人表明該工作被你做了,可以避免你的科研成果在發表之前被其他人剽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