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而此刻。 臨潢府,一座巨大的宅院內。 耶律洪基站在大廳內,望著門外漫天的大雪,來回踱步。 他沒想到,手下的兵竟然如此脆弱,甚至還不如在燕云之戰時的表現,而宋軍則是越戰越勇。 當下,他只有三條路可走。 其一,雪后與宋軍決戰,敗則遼滅,贏則可以再存活一段時間。 但是,遼軍贏的概率太低了。 其二,投降。 這對耶律洪基來講,幾乎不可能,他向來不惜百姓性命,他寧愿將士兵與百姓全部打完,也不愿意認輸。 其三,突圍。躲進深山老林中,補充實力,再度崛起。 就在這時。 南北府宰相蕭惟信、姚景行快步走到耶律洪基的面前。 “陛下,雪大,天甚寒,糧食、火炭皆已不足,有人建議殺戰馬取食!” 耶律洪基瞪眼道:“誰敢殺戰馬,朕先殺他!” “陛下,宋軍圍城,剿滅女真人的蘇良也率兵來到了城外,他們明顯是待我們糧絕之時再開始攻城,到那時我們恐怕是一絲勝算都沒有了!” “并且,如今道路結冰,騎兵難行,這對我們甚是不利啊!” “臣建議,立即組織士兵百姓,尋合適機會突圍,只要我們能逃離這里,只要我們契丹人沒有被殺絕,便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蕭惟信面色認真地說道。 姚景行補充道:“是啊!陛下,宋軍拖得起,我們拖不起啊!” “不,朕不愿逃,朕想與宋軍再戰一次,只要這次能贏,我們就能扳回一局!”耶律洪基道。 聽到此話,蕭惟信和姚景行直接跪在了地上。 “陛下,難道……難道大遼真要在我們手里亡國嗎?難道你想要成為亡國之君嗎?我們不能再打了,我們還有數萬兵馬,我們可以逃到深山老林中,宋軍皆不耐寒,我們躲到來年開春,便還能招兵買馬,再收復我們失去的土地和城池!” “此次突圍,我們可讓男丁先行,老弱病殘皆棄于此,為了大遼,我們犧牲那些沒有戰力的人,還是有很大機會突圍成功的。” …… “砰!” 姚景行一頭磕在地上,老淚縱橫。 聽到“亡國之君”四個字,耶律洪基的心中產生一種巨大的悲愴感。 曾經,他的理想是做遼國最圣明的皇帝。 變法富遼,將大宋納入遼土。 他也曾想過厚待黎民、改革吏治,讓全遼國的百姓都歌頌他,讓后世的史書都贊美他。 可是。 他登基之初,遼國的國情以及大宋的威脅便不允許他成為一個英明賢良的皇帝。 他心里有一股氣。 他不愿逃,不愿承認自己已經失敗。 但現實卻是,當下的他已經快要成為亡國之君。 耶律洪基想了想,道:“容朕再想一想吧,今晚之前會給你們一個答案。” “是,陛下。” 姚景行和蕭惟信老淚縱橫,心中有不甘,但不得不妥協。 …… 十一月初五,清晨,多日不見的太陽從東方升起。 冰雪融化。 至午時,陽光逐漸濃烈,氣溫升高了許多,也讓大宋士兵們的心情都好了許多。 這時。 一名駐守在上京臨潢府最前方的將領騎馬來到了中軍帳前。 “富帥、韓帥、蘇中丞,半個時辰前,敵軍南城門城樓上增了許多遼兵,城門內,有密集的走動聲音,遼軍可能要出城來戰!” 富弼興奮道:“耶律洪基終于扛不住了,攻城戰不好打,但敵軍若要出城,便好打了!” 這時,韓琦微微皺眉。 “有沒有可能,這是耶律洪基的聲東擊西之計,不是決戰,而是逃走?” “你是說,出南門決戰為假,實則要從北門逃走。” 富弼微微點頭,繼續道:“極有可能。北門臨近荒野,乃是他們突圍的最佳方向,但他卻選擇在南門與我們決戰,確實有悖常理。若城內有十五萬兵,耶律洪基還敢與我們硬碰硬,但他只有八萬兵,且戰力并不高,如此做就是雞蛋碰石頭!” “我建議,我們應在北門多布兵。” 韓琦接著道:“對方若不是決戰而是突圍,我們將兵力分散于北門與南門,有可能使得耶律洪基率領少量遼軍逃走。” 當下,駐守在臨潢府的宋軍有十萬人(不包括蘇良所攜之兵)分八門駐守。其中南北門各有兩萬兵,其他六門各有一萬兵。 南門北門,距離較遠。 若遼軍是虛晃一槍,假裝在南門與宋軍決戰,其實要從北門逃跑。在宋軍兵力朝著北門集中時,南門就成為了最大的漏洞。 富韓二人本想著雪化之后便攻城,沒想到遼軍竟然此時就要突圍。 當下,積雪甚多,騎馬難行,突圍并不是一個好計策。 二人一心想著擒下耶律洪基。 沒想到對方在還有八萬兵的情況下,不愿決戰,直接將一場宋軍的攻城戰變成了他們的突圍戰。 這時候,蘇良道:“二位,咱們要不要賭一把?” “如何賭?”二人看向蘇良。 蘇良道:“我了解耶律洪基這個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