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即使是夏竦都沒有想到,這群舉子竟然如此沒骨氣,一天一夜都熬不住。 而此刻,更尬尷的是—— 那群老婦老叟們拿著裝著食物的竹筐,一臉迷惘,在宣德門的城樓下喃喃自語。 夏竦當即一招手,便有人將這些老婦老叟們驅趕走了。 杜衍瞪眼道:“我大宋以后的官員,若是這群人,必大亂矣!” 說罷,甩袖而去。 而陳執中最先想到的是,官家知曉此事后,必然暴怒,他必須立即前往垂拱殿開解。 就在這個時候,夏竦走到了蘇良和唐介的旁邊。 唐介忍不住道:“夏公,多謝你的早餐!” 夏竦冷哼一聲,策馬入了宣德門。 …… 垂拱殿內。 趙禎聽到這個消息后,自然是非常暴怒。 但在經過陳執中的一番開導后,他決定不將此事再鬧大,稱若靜坐的這些舉子有中進士者,皆外放到窮鄉僻壤為官。 就這樣。 這場雷聲大雨點小的宣德門靜坐就潦草結束了。 趙禎也知曉夏竦在使絆子,但并未責罰。 二月初三,知貢舉歐陽修進了貢院,舉子們也都紛紛讀起了文章。 汴京城內,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這種繁華,將所有的臟亂、不公、貧窮、無助等都掩埋了起來。 …… 又一日。 三司使張方平向趙禎上奏,欲辭掉三司使之職。 張方平尚文,在三司的政績只能說是普普通通。 他在此次科舉改制中可謂是首功,趙禎自然不能將其外放。 當即。 趙禎對張方平和王堯臣的官職進行了對換。 張方平被任命為翰林學士,而翰林學士王堯臣則被任命為三司使。 王堯臣掌管三司的能力,其實與張方平半斤八兩。 但勝在穩當,不會出錯。 當下的趙禎,就喜歡這種踏實而穩當的官員。 王堯臣也欣然接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