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三人都以為這種事情要群策群議。 沒想到,一下子成為競選知貢舉的條件。 張方平想了想,還是走了出來。 “臣以為,應立即摒棄太學體風,呼吁眾考生以平實風著策論,少諷諫,回歸往昔古風……” 趙禎聽后,微微皺眉。 張方平之語過于淺泛。 有些還是車轱轆話,明顯是當場現編,并不足以解決問題。 而張方平之所以如此賣力表現自己。 除了知貢舉對以后的仕途有莫大好處外,是他不想再任三司使了。 但在官家面前又不能明說。 故而想著先任知貢舉,待辦好了差事,再朝著趙禎委婉提出轉職。 王拱辰一心想的都是如何借此事彈劾石介、孫復、歐陽修和蘇良,根本沒有思索如何改進,故而低下了頭。 至于王堯臣。 其向來謹慎,沒有完整的想法,自然不會開言。 這時,歐陽修大步走了出來。 “官家,‘太學體’只是民間叫法,許多人并不知何為太學體,臣以為應具體講明此次科場文風改革的細則,方能扭轉文風!” 說罷,歐陽修從懷里拿出一份奏疏。 “昨晚,臣特撰寫了《科舉改良八策》,請官家過目!” 王拱辰見歐陽修突然拿出奏疏,不由得氣得直咬后槽牙。 如今的朝堂。 僅僅辯論已經不夠了,還需拿出文章來。 當即,一個小黃門將奏疏呈遞到趙禎的面前。 趙禎不由得露出滿意的笑容。 他最喜歡的便是官員給出答案讓他選擇,而非提出問題讓他解答。 片刻后。 趙禎笑著道:“此策甚好,諸位也看一看,歐陽學士,你也講一講?!? 隨即,奏疏傳到眾臣手中。 歐陽修也開始講述起了《科舉改良八策》的具體內容。 大概內容便是…… “其一,不以晦澀險怪、邀譽矯激文風取士;其二,重策論而輕詩賦墨義;其三,以理實為要,探典經之旨趣為上成;其四,可言政諷諫,但忌妄肆胸臆;其五,忌辭理粗通、淫巧侈詞,不可破文論程式……” 眾臣看罷《科舉改良八策》,大多都咬牙切齒,恨不是自己所寫。 論朝堂政治、稅賦民生,軍事水利,朝堂之上大有人比歐陽修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