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時。 御史中丞王拱辰站了出來。 “官家,不抑兼并,確實會使得民間貧富增大,但臣以為,此乃正常現象。自古以來,皆是有貧有富,即使堯舜禹湯之時,也未能讓天下均貧富!” “我朝倡導官家與士大夫官員共治天下。若抑制兼并,實為損官員商賈之利以惠百姓,絕不可取。” 此話,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新政時,保守派和革新派的矛盾也在此處。 王拱辰接著說道:“我朝官員商賈利益,理應高于百姓。因為這類人才是使得我大宋江山穩固,使得我大宋變強變富的基石。”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里的水,指的應是我朝官員,還有那些商賈們,他們為我大宋貢獻了更多利益,理應享受更好待遇!” “沒有地方官員們的治理,哪來的州府穩定;沒有商賈們提供的賦稅,我大宋何言興盛?” “諸位也可去三司查一查,看看商賈們為朝廷交納了多少賦稅,貧苦百姓又為朝廷交納了多少賦稅,幫官家治理天下的是誰,使得天下動蕩的又是誰?” 一旁的三司使張方平,面露尷尬地撓了撓頭。 此話說完,多人陷入沉思中。 趙禎也看向遠處,若有所思。 此話看似有些不尊重百姓,但從統治者的角度來講,卻是實情。 君王與士大夫官員是管理者,而天下百姓乃是被管理者。 就在大殿內鴉雀無聲之時。 唐介黑著臉,大步走到殿中央。 “王中丞,真是使得一招偷梁換柱的好計策!抑制田產兼并,又非將官員商賈們全部抄家,將財產全分于百姓,我們是在講,當下的官員商賈已經享受到朝廷的特殊待遇,實不該再與貧民爭利!” 唐介一句話便將眾人拉了回來。 “這套‘不可損官員商賈之利以惠百姓’的看法,我實難接受!你吃大魚大肉,就不能讓百姓喝口湯嗎?” 隨即,唐介放大了聲音。 “臣沒想到,我朝的御史中丞竟然鼠目寸光、生出如此自私自利的想法!” “我大宋若想將國祚延續數十年,盡可聽王中丞之言,對官員商賈多施恩惠即可,他們自然有辦法對付百姓。” “但是,當百姓忍無可忍之時,便只有造反。陳勝吳廣的教訓不夠嗎?黃巾軍造反的教訓不夠嗎?黃巢喊著‘均平’口號破長安的教訓不夠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