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些官員宗室、外戚商賈們和趙允迪一樣,最多只有失察之罪。 這已是達官貴人們常用的伎倆了。 所有涉嫌違犯大宋法令的事情,他們都不會出面。 且在最初便找好了替罪羊。 而此刻,這個伎倆儼然是給趙禎找臺階下了。 趙禎不可能將這些官員宗室、外戚商賈全都重罰。 他要臉,特別要臉! 趙禎緩了緩,道:“此事不宜張揚,你私下告訴這些人,讓他們將所有侵占的土地一律歸還,造成農戶損失的一律賠償,七日內必須全部還完!至于那些主犯,一律送到開封府嚴懲!” “臣遵命!”陳執中拱手,欣然退去。 三日后。 一份汴京周圍強行低價購田的人物名單出現在歐陽修手里,唐介手里,蘇良的手里。 汴京城的衙門,就像無數并聯的燈泡,互相交錯。 官員們的差遣互相勾連,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蘇良等人想要拿到這樣一張名單,非常簡單。 蘇良看到這個數據,當場就笑了。 侵吞八千五百余畝地的主犯竟然沒有一名官員,但都與官員有關。 有官員的師爺、官員的奶媽、官員的小舅子、官員的表叔、官員的遠房侄子…… 各種親戚關系都有,唯獨沒有官員本身。 蘇良不由得感嘆道:“我大宋的官員,絕對是天下最聰明的一群人,只是大多數人都沒有將聰明用對地方!” 面對這個審查結果,蘇良定然是不滿意的。 這些達官貴人侵占田產的危害,不僅僅是讓一些農戶無地無田。 當下,很多買賣人口、逼良為娼的案件,都與田地爭奪有關。 一些農戶因家中無田,租田費用又高,為了活命,只能賣兒鬻女,甚是悲慘。 有的無奈下選擇為賊,為盜或選擇造反。 這些帳,都應算在那些達官貴人頭上。 當即,蘇良寫起了奏疏。 而歐陽修和唐介在憋了數日后,看到這份審查結果,也不由得寫起了奏疏。 他們要將此事鬧大。 此事鬧大了,變法才會擁有更大的可能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