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良無奈一笑,道:“兩位,咱路邊聊聊?” 當即,三人將馬匹拴在一旁的樹上,然后盤腿坐在一條滿是雜草的小徑上。 涼風拂動,夕陽西下。 三人倒也覺得非常愜意。 蘇良道:“二位難道看不出,官家急著回宮,一方面是給永嘉郡王留一絲顏面,另一方面是實在不想聽二位再言變法了!” “官家可以不聽,但老夫不能不講,不講,便是丟了臣子本分!”歐陽修瞪眼道。 一旁的唐介也忍不住附和道:“官家不聽,我們才更應進諫!” 蘇良繼續解釋道:“不知二位有沒有注意到官家的眼神,他先是看了杜相一眼,然后又讓陳相著手處理強賣田產之事,二位可知這意味著什么?” 二人同時看向蘇良。 他們最不擅長的就是察言觀色。 且由于長期撰寫奏疏,視力也不是很好。 蘇良看向西方的紅霞。 “此事無論交給杜相還是陳相,他們都一定會遵照圣意,嚴查不貸。” “但若杜相來辦,查明案情后,他定會上奏稱土地兼并嚴重,百姓無地可種,田產變法已是迫在眉睫之要務!” “但若交給陳相來辦,查明案情后,他必會稱汴京周圍的強賣田產之事已經查清,田產盡歸原有主人,農戶歡喜,甚是感恩朝廷!” 歐陽修和唐介不由得認可地點了點頭。 杜衍偏向于新政改革。 但陳執中則是官家的耳眼,凡事都會順著圣意去做。 “自范公新政失敗后,難道二位看不出,官家已經不想再變法了嗎?當下是何人在兼并土地?是我朝的士大夫官員們,是宗親貴族商賈們!” “官員們維護著我朝的安定,商賈們又是繳稅大戶!” “若要抑制土地兼并,還是率先要動吏治。若動吏治,朝堂定然會迎來大換血,范公富公主導的新政,便是率先改革吏治,事實證明,已然行不通,或者說是官家不愿朝廷官員遭受如此巨大的損失!” “這與上一次的變法,在本質上有何區別?注定會因阻礙太大而失敗,官家已看出了這點,故而他不可能同意!” “此種形式的變法,已是官家逆鱗。范公因變法,在一年之內,遭到百官彈劾,名聲盡毀,所有人都看到了變法對朝堂造成的破壞。這一點,杜相明白,吳副相明白,二位其實也明白!” 歐陽修胸膛一挺。 “新政變法本就是刮骨療傷之法,景明,你也是從州縣走出來的,難道看不到百姓遭受到的剝削嗎?看不出百姓到底因何而頻頻造反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