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眾卿所請,朕已然明了。” “但中書提交的案宗顯示,張堯佐在知州任上、登聞鼓院以及開封府推官任上,皆無任何過失,事事處置妥當,朕以為甚是難得,理當嘉獎!” “張美人在后宮,雖未誕下龍子,但也為朕生下兩位公主(生三女,皆早夭),張家有此功績,朕自當不能恩薄。” “至于你們所言的外戚專權,完全是杞人憂天,毫無可能。如今的兩府三司哪有張堯佐說話的地方,且他本人向來低調,從未用外戚的身份作威作福!” “朕的后宮之事,亦是國事,朕難道就不能下特旨令其擢升嗎?” 說到最后,趙禎幾乎是商量的語氣。 “不能!” 包拯朝前走了兩步,面色冷清。 聲音之大,令錢明逸和李定都不由得哆嗦了一下。 包拯接著說道:“我朝立國不易,守國更難。如今,高麗、遼國、西夏等周邊各國都在迅猛發展,官家絕不可做出任意一種有損朝政、處置有失偏頗的決斷。” “如欲展現圣恩,可多給賞賜,斷斷不可封官進爵,視官位晉升為兒戲!” “若讓百官知曉靠關系升遷更快,誰還會認真做官,此特例一開,距我大宋亡國不遠矣!” 包拯瞪著雙眼,直視趙禎。 趙禎氣得無可奈何,卻實在不知該如何反駁。 此刻的蘇良,也不由得對趙禎生出一抹同情。 做仁君實在太難了! 這時。 諫院右正言錢明逸看出官家的想法已然松動,當即大步走了出來。 他自然不會錯過這個難得的露臉機會。 “官家,臣以為包諫院所言甚有道理,自古以來,盛世君主皆虛心納諫,官家今日若納諫,此事必然會成為流傳天下的一段佳話!” “臣附議!”監察御史李定連忙站出來說道。 蘇良等人此刻若不表態,就顯得怪異了,當即也紛紛拱手,道:“臣附議。” 就在趙禎糾結之時。 外面一個小黃門匯報道:“官家,三司戶部判官兼副使張堯佐請求覲見。” “宣!” 很快,一個體態發福的中年人步伐急促地朝著殿中走來。 懷里還抱著一堆文書。 趙禎問道:“張副使,懷內為何物?” “稟官家,朝中臺諫官員合班論諫,彈劾臣德不配位,升遷過快。臣特找出了這些年來做官所取得的功績,請官家御覽!” “呈上來!”趙禎有些興奮地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