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句話的攻擊性,幾乎覆蓋了汴京城的所有京朝官。 對于大多都自恃清高的士大夫官員而言,這是一種赤裸裸的鄙視和侮辱。 難道大宋朝只有你歐陽修是賢臣能臣? 難道只有范仲淹、富弼、韓琦可做宰執? 難道大宋朝離開你們幾人就要滅亡了嗎? …… 群臣激憤,奏疏如雪花。 有人罵他欺世盜名,有人罵他故作清高,有人罵他是害國之臣。 還有人稱他實無大才,只是靠著蠅營狗茍的文字換來了青云直上…… 罵者如云,甚是毒辣。 歐陽修還未到京,彈劾他的奏疏便堆有五尺高了。 …… 這時,垂拱殿內。 翻閱了諸多彈劾歐陽修奏疏的趙禎,不由得一愣,思索了片刻后,喃喃道:“莫非歐陽永叔的這道諫書不是為了彈劾別人,而是想要自己貶謫外放?” 趙禎心思細膩,一下子想到了這種可能性。 越想越覺得可能就是如此。 前日,趙禎命人已將敕封歐陽修為翰林學士的草詔都擬好了。 想到這里,趙禎不由得感到甚是心寒。 朝中賢臣不愿在朝堂效力,卻欲外放擔任地方閑官。 他這位皇帝難道就那么不堪嗎? 趙禎又氣又急。 但卻束手無措。 朝堂賢吏能臣并不少,但真正懂得他這位官家苦楚的卻沒有一個。 趙禎望著滿桌的奏疏,心口發疼。 此刻,一種巨大的孤獨和無助感就像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在他的肩頭,令他痛苦的幾乎喘不過氣來。 他瞇了一會兒。 睜開眼后,突然看到了蘇良呈上的奏疏。 趙禎打開奏疏,慢慢看了起來。 片刻后,趙禎緊鎖的眉頭緩緩舒展。 不多時竟露出了一抹笑容。 其喃喃道:“滿朝臣子,知朕且能為朕解憂者,唯有蘇景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