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九月二十日,近午時。 汴京城內,秋高氣爽,進奏院案依舊在發酵。 這時,一條小道消息以近乎光速般,在汴京街頭傳播開來。 “樞密使夏竦包養多名姬妾,其中一名姬妾秋娘疑似在進奏院案中作偽證!” 此消息,遠比一名見習御史狎妓更具話題性。 很快便成了百姓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然后在一些閑散讀書人的修飾解讀下,又有了深意。 “進奏院案乃是樞密使夏竦精心設計的一場陰謀,目的是將朝堂支持新政的年輕官員一網打盡?!? 事情要鬧大了! 一場青年官員公款吃喝、私德有失的案件,竟變成了一場性質更加惡劣的朝堂黨爭。 監察御史包拯聽到此消息后。 當即呈上章疏,彈劾樞密使夏竦包養姬妾,蓄意打壓年輕官員。 垂拱殿,御座之上。 皇帝趙禎看完包拯的彈劾奏疏后,面色陰沉。 “年輕官員不修私德、監主自盜、污蔑圣賢;當朝樞相包養姬妾,誣陷同僚,結黨內斗,這還是我大宋的朝堂嗎?” 自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等人走后,朝堂氣象便死寂一片。 這一點兒,趙禎體會頗深。 他已厭倦了朝臣內斗。 一刻鐘后。 首相章得象、副相賈昌朝、樞密使夏竦、樞密副使韓琦、御史中丞王拱辰,監察御史包拯全都奉詔來到了垂拱殿。 趙禎剛抬起頭。 夏竦便出列拱手道:“官家,那歌伎不過是我府曾經的一個丫鬟,民間小報胡編亂造,將其說成我包養的姬妾,更有一些人還稱我是為了打擊新黨,制造了這樣一場陰謀,要將這些年輕官員一網打盡,臣實在是冤枉?。 ? “那蘇舜欽監主自盜、王益柔污蔑圣賢,王洙與歌伎雜坐、蘇良宴后狎妓,這……這豈是我能使人栽贓出來的事情嗎?分明是有人居心叵測,欲栽贓陷害,來減免自己的罪責!” 夏竦不愧是老狐貍,一上來就將自己摘了個干干凈凈。 他解釋完畢后,大殿內一片安靜。 首相章得象愛裝糊涂。 官家若不點他的名字,他絕不會站出來搭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