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超音速球權。 從佩頓做出戰術手勢開始,超音速所有人的氣勢就和剛才多少有點不太一樣了。 如果只是此前唐尼爾森在勇士用的那套跑轟,坦白說,根本不需要訓練,只要一說戰術要求,任何nb球員都可以迅速融入其中。 而在林東像麥克米蘭提出的跑轟體系中,卻無疑比那個版本要高大得多,它存在有三個檔次、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這段時間超音速一直在用的,強調一個‘快’字。 進攻端遵循正常進攻的8秒原則和防反時的4秒原則,防守端則遵循一對一的兇狠逼搶,要么斷球,要么哪怕是送分給對手,也要讓節奏整體快起來。 畢竟如果真有一個防守者在你面前因為拼搶斷球而被你過掉,你難道為了拖節奏就原地站著不動,非要等他再防回來嗎?哪怕知道這種快是對手想要的節奏,你也只得硬著頭皮快攻過去。 這就是曾經的勇士和拿下了前面八連勝的超音速的主體戰術思路。 而第二個階段就不一樣了……有了此前八連勝的積累以及這段時間的訓練,是時候上第二檔跑轟了! 布倫特底線球扔給佩頓,從佩頓接球的那一秒起,籃球就沒有在原地停下來過哪怕零點一秒。 佩頓持球快下,戴維斯頂防。 以佩頓的實力,要過戴維斯并不是件特別難的事,可他卻完全沒有要去突破或者稍微糾纏一下的意思,而是迅速分球給了林東。 韋德第一時間纏了上來。 而與此同時,原本在籃下的錢德勒直接拉到了左側罰球區外去,德斯蒙德則是直接拉開到了右側三分線外來。 超音速此時的陣型拉得很散很寬,讓騎士一時間有點難以適應。 作為傳統中鋒的扎緒納斯稍一猶豫后,并沒有選擇跟出去,畢竟面對跑轟,雙塔的優勢就是在籃下,你非要放棄籃下陣地,那可就完全是被對手牽著鼻子走了。 可下一秒,面對韋德的防守,林東幾乎沒讓籃球在自己手上停一下,接球的同時就已經吊給了錢德勒。 此時錢德勒是一個中距離的大空位,毫不猶豫的跳起,而距離他最近的勒布朗第一時間補防上來,可沒想到明明已經起跳,擺好了投籃姿勢的錢德勒,居然在勒布朗這防守并沒有封死他的情況下,再次選擇了靈活的傳球。 勒布朗是和韋德換防的,漏出來的是剛從后方跑上來的布倫特·巴里,此時在左側45度角處三分線外干凈利落的干拔起身,前后左右足足一米范圍內居然都沒有半個騎士的球員。 3分穩穩出手。 場邊的麥克米蘭緊緊捏著拳頭。 什么是第二階段的跑轟進攻? 迅速的球權轉換、多個發起組織點,所有人都具備終結能力,這只是第一階段而已。 而到了第二階段,中鋒也拉出來打外線,防守方的中鋒跟不跟?不跟就是五打四,怎么都會有空位,跟出來你則就等于自己放棄了內線的優勢。 當然,僅僅只有這些都還不夠,還得有外線。 如今這支超音速,五個主力里有三個具備不俗的外線三分能力,林東的3分就不用說了,全隊最準,其次則就是布倫特,還有一個則是德斯蒙德,三人在空位情況下都有80%以上的3分命中率,林東甚至能到百分之九十多,而即便有同級別高手強力的對抗,林東也能達到65%以上的3分命中率,另外兩人則均在50%左右。 你中鋒如果不拉出來就必然會漏人,三個人80%的3分命中率,加上佩頓和錢德勒還算可以的中距離,那是真足以投死任何隊伍的。 你要拉出來,放棄內線優勢,那三人超過50%的3分命中率,再靠速度和亂局,搶籃板也不會吃虧,照樣可以牢牢的掌控住得分節奏。 而在這基礎上,超音速都還有兩個變陣的輪換空間,可以將這套打法推向另外兩個極致…… 當然,那得等某兩人成長起來之后,至于現在,最好是能投進。 麥克米蘭盯著籃筐,只見籃球從布倫特手中飛出后,劃出了一條完美的弧線……唰! 籃球空心入網! 8:4! 看來今天手感不錯,麥克米蘭捏緊拳頭。 這才剛剛開始呢,今天就讓全聯盟都好好見識一下這支超級超音速的火力! 現場一片歡騰,騎士那邊則是多少有點郁悶。 ——漏人了,這球不能怪勒布朗,或者說也不怪騎士的防守。 從錢德勒這大中鋒往外跑,扎緒納斯選擇駐守籃下起,就已經意味著騎士的防守者實際上是在四打五,漏人是必然的事。 而身為傳統中鋒,鎮守籃下去限制跑轟對內線的沖擊和保護籃板,也是對他來說更重要的事,也是球隊從一開始就定下的戰術基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