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1章楚晉大戰-《蠱士》


    第(1/3)頁

    周簡王十一年(前575年)五月,因為鄭國的背盟附楚之舉,怒火萬丈的晉厲公發布了緊急動員令,宣布將出兵伐鄭,且由自己親自率軍出征;晉國朝堂八卿中,下軍佐荀罃被留在國內監督春耕、穩定后方,新軍將郤犨與大夫欒魘奉命前往盟友齊、衛、魯三國,邀請三國發兵參與攻伐鄭國。剩下的六卿:中軍將欒書、中軍佐士燮、上軍將郤锜、上軍佐中行偃、下軍將韓厥、新軍佐郤至則全部率軍出動,隨國君一起伐鄭。

    晉國大軍隆隆殺到之時,慌了手腳的鄭成公趕緊派人去新盟友楚國搬救兵,請楚軍趕快北上救鄭。而得到了鄭國求援消息的楚共王也決心北上和晉國再次爭霸,爭取在會戰中再次擊敗晉軍,穩固先君莊王所開創的霸業、坐穩霸主之位。

    六月,楚共王親率楚國大軍抵達了鄭國境內。而早就到達了鄭國的晉厲公得知楚軍已經到來后,立即下令晉軍的陣地前移,尋找并和楚軍主力在野外進行會戰;在鄢陵(河南許昌鄢陵縣)附近,晉楚兩軍的前鋒發生了遭遇,隨即兩軍的主力也不約而同地向鄢陵方向靠近,大戰一觸即發。

    開戰之前,晉厲公召集了隨軍六卿——中軍將欒書、中軍佐士燮、上軍將郤錡、上軍佐荀偃、下軍將韓厥、新軍佐郤至(晉國八卿中,下軍佐荀罃留守國內,新軍將郤犫出使齊、魯、衛三國),舉行戰前軍事會議,以討論具體的對楚作戰計劃。

    出兵之前,中軍佐士燮就曾勸說國君和卿士們不要和楚國立即開戰,而要保持晉國內外形勢的平穩;但晉厲公與執政欒書干脆利落地拒絕了士燮的建議,表明了晉國高層對此事的態度。

    而在這次戰前軍事會議中,士燮依舊想制止戰爭的爆發,因此他向晉厲公提出由自己為使者,前往楚軍大營進行談判,先穩住楚軍的行動,等郤犫、欒魘‘邀請’到齊、魯、衛三國軍隊抵達后,再以強大的軍事實力去逼迫楚國進行和談,也就是用最小的代價來獲取最大的利益。

    但對士燮的這種保存實力、暫時避戰的想法,晉厲公以及執政欒書再次拒絕了,但并沒有過多地指責士燮(給老臣面子);可郤氏成員、新軍佐郤至年輕氣盛,又倚仗郤氏的勢力,看不起士燮這種“示弱、認慫”的態度,因此憤憤不平地反駁士燮,還以當年韓原之戰、箕之戰、邲之戰中,晉軍主帥兵敗潰逃、或者陣亡之事來挖苦士燮;同時號稱自己寧愿在出戰中陣亡,也不愿意就此撤軍,讓恥辱再次加到晉國的頭上!

    郤至盛氣凌人的反駁和責難,讓士燮十分無奈,但他為了晉國的團結,還是耐心地向郤至解釋,為了不讓晉國的內憂(即諸卿士家族為了爭權而再次在晉國內部發起內訌)提前到來,應當留下楚國這個外部的威脅),以時刻警醒晉國君臣,保持一致對外的高度警惕性,不至于國內再次發生內訌。

    而假如晉國此次打敗了最后的外敵楚國,那么外部的威脅將被全部消除;外患消失之后,晉國國內的侈卿家族們必將因為愈發壯大的晉國霸業所帶來的權力、地位和利益,在晉國內部發起內訌、進行武力火拼,以削弱政敵家族的實力、擴大自己家族的勢力范圍和權勢。

    所以,在士燮看來,晉國有必要刻意留下一些來自外部的威脅,以時刻警醒卿士們通力合作、一致對外,協助國君將打擊的目標始終放在國外,始終保持一定的壓力;這樣的情況下,晉國才不至于因為外患解除而使得內部的權力斗爭加劇,國家的利益和元氣也將在爭斗中消耗殆盡。

    晉厲公之所以沒有大張旗鼓地反對士燮的意見,而是簡單的置之不理,其實他很明白士燮建議‘暫時停止與楚國開戰’的內在用心,但從個人私心出發,晉厲公必須借助這一次成功的軍事行動以擊敗楚國,建立完全屬于自己的顯赫功業,增強在國內的威望和地位,緊握來之不易的君權,壓制跋扈的諸卿。

    而中軍將欒書、上軍將郤錡、上軍佐荀偃等卿士們,也抱有一舉戰勝楚國、從而獲取更大的軍功,以提升自己和家族的資本,在晉國內部擴大權力地位與勢力范圍,將來也能憑借擴張后的實力去更好地奪取更大利益;因此欒書、郤錡、荀偃也出于私心,出面支持晉厲公的決定——與楚軍馬上開戰,不能避戰議和。

    最終,士燮的良苦用心沒有被大家所理解,晉國戰前軍事會議得出的最終結果是——不再等郤犨和欒魘帶著盟友‘齊、魯、衛’三家的軍隊前來會合了,晉軍要立即出兵,攻擊當面列陣的楚鄭聯軍,以維護晉國的霸業不墜、國君‘諸侯霸主’之位不移。

    這邊的晉國君臣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準備出兵攻楚、鄭聯軍;那邊的楚國也同時做出了反應——楚共王想趁著晉軍單獨作戰之機,聯合鄭國軍隊迅速出兵、進攻晉軍大營,并利用清晨的大霧為掩護,發動突襲,以‘攻晉軍于不備’。

    周簡王十一年(前575年)六月二十九,這一天是月末,也就是歷法上的‘晦日’(沒有月光之日),當時用兵最忌諱的就是在‘晦日’發動作戰;但楚共王為了借助凌晨前的暗夜和霧氣遮蔽,便不顧忌諱,在天亮之前就發布了攻擊的命令,楚國三軍全部出動,鄭國軍隊也作為輔助力量一并參與了進攻;楚、鄭聯軍直驅晉軍大營,意圖一舉突破晉軍設置的防守鹿柴、擊潰晉軍,奪取爭霸戰爭中的優勢地位,并維持楚、鄭聯盟的穩定和堅固。

    楚軍來攻之時,晉厲公也率群臣做好了迎戰的準備,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出兵反擊;就在此時,新軍佐郤至在晉厲公和諸位卿士的面前發表了‘楚軍六敗’之議,詳細分析了楚軍的六條作戰弱點,認為晉軍不能保守避戰,必須抓住戰場主動權,搶先出擊,全力和楚軍對攻,一定能戰勝外強中干的楚軍。

    當郤至在大帳中面對晉厲公和欒書等卿士慷慨陳詞、請求出戰之時,力主‘避戰’的中軍佐士燮之子,隨同父親出征、擔任中軍大夫的年輕人士匄(未來的晉國執政、晉國第十四任中軍將兼執政大夫)也按捺不住,在年少沖動、熱血上頭的情況下,也主動站出來向晉厲公和欒書獻計,請求將軍營中的水井填塞、灶臺鏟平,以擴大己方兵車的作戰區域,在軍營里列好車陣,直面與楚軍的交鋒;士匄還揚言——晉國和楚國同受昊天的眷顧,都是堂堂正正的大國,根本用不著退縮、畏懼楚軍!

    見兒子自作聰明、沒得到自己的同意就跳出來為這場關鍵的大戰獻計獻策,在一旁的士燮當即大怒,擔心少不更事、又毫無城府的士匄在國君和卿士們面前如此賣弄聰明、強出風頭,會讓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政敵)借機生事、栽贓陷害,最終禍及士氏(范氏)家族。

    因此,為了給輕狂沖動的士匄一個深刻教訓、讓他以后不要再做這樣的蠢事,士燮突然暴起,做出‘勃然大怒’的樣子,抄起在身邊豎著的、立在大帳內作為國君出行儀仗使用的禮儀銅戈,掉轉矛頭、用木戈桿對著站在大帳中的士匄就是一頓抽,邊抽還邊痛罵士匄是乳臭未干的小兔崽子,不要在這里胡說八道,馬上滾出去!

    正在興頭上的士匄于猝不及防之下,受到了來自父親的暴擊,雖然心里很委屈,但他絕不敢公開和父親唱反調,也不敢頂嘴,只能抱頭鼠竄、從大帳中狼狽地逃出去,再也不敢多說話。

    而士燮這么公開一鬧,就解除了士匄身上隱藏的禍患——即使今天晉軍與楚軍作戰失利,國君和其他卿士也不能以‘是士匄出的主意’為由,把敗陣的罪責都怪到年輕的士匄頭上,士氏家族也不會受到牽連;這就是士燮的政治智慧,身為后輩的士匄還要好好地學才行。

    雖然士燮把士匄給趕出了大帳,并盡量消除他身上的禍端隱患,但士匄之前向國君提出的建議確實是個好辦法;因此,晉厲公還是采用了士匄的計策,下令將營中的水井、灶臺都用土石給填平,清理出一大片空地,再將兵車就地列陣,使楚軍無機可乘。

    周簡王十一年(前575年)六月二十九,天色微明之時,楚、鄭兩國軍隊便乘著朦朧的大霧,抵近至晉軍大營之外,預備發起攻擊;晉、楚兩國之間在春秋時期的第三次野外大會戰——鄢陵之戰,即將拉開序幕。

    開戰前,為了更好地觀察晉軍營壘內的動靜,楚共王登上了巢車(瞭望車),從高處眺望晉軍大營內部,以便做出相應的指揮命令。

    而為了更好地幫助國君做出正確地判斷,從晉國逃亡至楚的前晉國大夫、現楚國太宰伯州犁(即之前的文章中曾介紹過的——被三郤誣陷自盡的晉大夫伯宗之子),受令尹子重的吩咐也登上了巢車,侍立在楚共王身后,以隨時接受楚共王的咨詢和為楚共王解答疑問。

    巢車之上的楚共王在仔細地向身邊的伯州犁不斷地詢問著對面晉軍大營中各種軍事調度的問題,而晉軍大營內、晉厲公身邊也有一位前楚國臣子、現晉國大夫在為晉厲公提供著楚軍的信息,他就是原楚國令尹斗越椒之子——苗賁皇。

    當初,楚國若敖氏家主斗越椒舉兵作亂,卻被楚莊王很快平定,斗越椒身死,若敖氏幾乎被族滅。而家族覆滅之際,年輕的斗賁皇趁亂逃離楚國,輾轉到晉國來避難;是晉景公收留了斗賁皇,賜封地‘苗邑’給他;所以斗賁皇到晉國后便改名為苗賁皇。

    因為家族與楚王室之間的血海深仇,苗賁皇已與原母國楚國勢不兩立;而為了達成自己的復仇愿望,苗賁皇在奉晉厲公之命前來、為晉厲公介紹分析楚軍的軍事動向時,他便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觀察的結果,將對面楚軍的軍陣排列、士卒戰斗力、三軍配合等情況對晉厲公詳細加以說明,還將楚共王在對面巢車中親自觀察晉軍大營的情況也告訴了晉厲公,然后指明了楚共王身邊侍從的位置,強烈請求晉厲公派重兵圍攻楚中軍王率所在(也就是點明了楚共王本人所在位置,方便晉軍接下來對楚共王本人重點攻擊)。

    在聽完苗賁皇介紹的與楚軍作戰前景的分析和建議后,晉厲公又命隨軍太史前來,為此次作戰的前景卜筮一卦,以問吉兇。

    而太史奉晉厲公的君命,揲蓍擲蓍草起卦、一番演算后,得到了‘復卦’和‘大吉’的卦象,爻辭為:“南國戚、射其元王中厥目。”也就是說——此次作戰,南方敵對的國家,其國土將會被縮小,他們的國君也將在戰爭中受傷,被射中眼睛。

    聽完了太史的爻辭解釋后,晉厲公心中再無顧慮,便放心地采用了士匄和苗賁皇所獻之策,下令晉中軍主力繞道出營,避開大營正面的沼澤泥地,從側翼向楚國的左右兩軍和附屬的鄭國軍隊發起進攻,而以晉上、下、新三軍圍攻楚共王所在的楚中軍王率。

    當晉中軍主力奉命出營、從兩翼方向展開對楚軍的作戰后,楚共王在高高的巢車之上,也很快發現了晉軍已經開始攻擊己方軍陣兩翼;于是,楚共王親率楚中軍王率向晉軍大營攻擊前進,企圖搶在晉軍攻擊楚軍兩翼之前,就率先出兵擊敗晉中軍,奪取戰場主動權,獲得最終勝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 和林格尔县| 平罗县| 花莲县| 廉江市| 托克托县| 湘潭县| 翁牛特旗| 泌阳县| 通江县| 富蕴县| 和平区| 邳州市| 天台县| 兴仁县| 贵南县| 寻甸| 富锦市| 东乌珠穆沁旗| 虞城县| 揭阳市| 湘乡市| 余姚市| 萍乡市| 巴彦淖尔市| 中牟县| 满洲里市| 射阳县| 罗平县| 天门市| 明光市| 泾川县| 砚山县| 湖北省| 锡林郭勒盟| 潼南县| 南陵县| 贡嘎县| 新泰市| 保亭|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