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繡縣縣令是一個妙人。 易承問什么,他就答什么,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且說話語調平緩,像是背書一樣,頗有種后世智能音箱的感覺。 易承覺得有趣,便搭話問他曾經的經歷。 原來這位縣令名叫曹安,秦國時期,他一直在東繡縣縣衙擔任主吏掾一職,也就是跟蕭何曾經一樣,差不多相當于縣高官。 后來項羽進了咸陽,下令把咸陽周邊三十四個縣的縣令全殺了,然后提拔下面的人升任縣令,他在機緣巧合之下,便被選為東繡縣新一任縣令。 戰戰兢兢的干了不到三年,結果項羽就被劉邦給干掉了。 項羽一倒臺,劉邦又入了咸陽,本來以為這回自己的腦袋不保了,可劉邦竟然和項羽截然不同,非但沒有殺人,反倒是命人送來新官服和一本《二年律令》,命他繼續在東繡縣擔任縣令。 曹安自然是感恩戴德,一直兢兢業業的按照《二年律令》上的指示工作。 “哦,這么說來,其實你沒見過漢王?”易承有些好奇地問道。 “侯爺說的哪里話,小人何嘗能得見漢王真顏,漢王乃真龍天子,我等小人,只是聽說漢王之豐功偉績,便是這輩子的福分了,哪里敢奢求見到漢王。” 易承有些忍俊不禁,萬萬沒想到,劉老三的民間聲望原來這么高。 “我問你,這東繡縣離我此處山門遠么?” “不遠不遠,乘馬車兩個時辰便可到達。” “好,那就走,帶我去看看我的這處封地,究竟是什么樣的...” ... 易承突發奇想,讓這個東繡縣的縣令帶自己去看一看,劉邦封給自己的三千戶食邑的封地究竟是什么模樣。 從驪山的山門到東繡縣其實并不算近,易承帶著太宰盧方三人,乘坐縣令的馬車,一路沿著山道向東行駛。 沿途看到大片大片的稻田全都熟了,易承便問起秋收之事。 曹安便告訴易承,今日秋收就已經開始了,大概三日,秋收便可結束。 就這么一路邊看風景便跟曹安扯皮,馬車終于到了縣城。 說是縣城,其實就是一座小型合作社一樣的農業聚居地。 還沒兩人高的黃泥墩子就算是城墻了,倒是城里連接外面的道路修建的還算不錯。 曹安帶著易承去城里轉了一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