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司徒玄空轉過身,看著易承,忽的話題一轉道:“方才你所做的那個紅磷燃燒法式,其實前兩日,我也復刻著做過幾次。” “哦?”易承略有些驚訝。 “我也在衡銓上用紅磷來燒,一開始,我并未像你一般,用豬肺泡將陶壺貫口封住,竟然發現,紅磷燒完后,左邊竟會比右邊重上些許。而且,紅磷越多,重的越多。” 易承神色一凝,繼續聽司徒玄空說道。 “我便有些訝異,若是按你所說,萬物雖能變化,可卻不能憑空消滅或產生,那我所做法式,衡銓兩邊也應相等一般才對,可為何燒完會比右邊重上一兩圭? 直到子房提醒我,說你在做法式時,是用豬肺泡將陶壺貫口給封住了,我便也一般做了,變發現待燒完之后,衡銓兩邊竟真的同重。” 司徒玄空面露思索道:“我思量一番,其他條件都未曾改變,只有一點,那便是我之前所做法式敞開口與外界之氣所接觸。” 說到這,他頓了頓,又繼續道:“黃帝內經有云,肺促氣于喉,直合周身,脈與之應。后有老子說,氣者,天地之間充盈者也。莊子也說過,呼氣韻身,吐故納新。 由此,我便覺得,那紅磷灼燒時,并非自身而變,而是與這氣中發生了什么反應,從而吸取了氣中之精,遂變的重了些。” 我靠靠!易承再一次心中驚駭,這個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居然通過一個小小的化學實驗,憑借直覺,隱約觸摸到了空氣中化學成分的存在! 這時候距離拉瓦錫測定空氣成分實驗,恐怕還有兩千年吧,這位司徒玄空的科學直覺,讓易承不禁有些汗顏。 “先生所說確實沒錯,我道門理綜一脈經過多年實驗,最終得出一個結論,我們身邊這空氣中,實則是有許多無色無味的元素組成,其中一味,名曰氧氣,乃是萬物燃燒,以及人之呼吸所必備之氣。”既然對方都說到這一點上了,易承自然也不落下風,直接給出結論。 “氧...氣?”司徒玄空眼中一亮,口中默念了兩遍這個全新的詞語。 半晌之后,他才緩緩道:“古人常言天地有氣,氣孕五行,清氣上升,濁氣下沉,而其中具體何氣卻是無人探究過,你這道門理綜隱派,確有大才之人。” “司徒大師過獎。” 司徒玄空擺擺手,似乎像是想起來什么,淡淡道:“我前些陣子,還見了張儀一面。” 易承心中一凜,果然,這些張家人的消息是互通的,只是面上依舊不動聲色,靜待司徒玄空繼續說話。 “張儀告訴我,道門理綜隱派多年來一直暗中調查張家,本意卻并不想與張家為敵,只是對張家好奇,好奇這世上竟存在與你們相似的家族。”說著司徒玄空又淡淡地看了易承一眼,那雙眼睛仿若星空般深邃,好似要洞悉人心。 “你們,也是長壽的家族么?”司徒玄空緩緩問出這一句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