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畢之,那邊標號為五的箱子,幫我打開,把里面的東西都拿出來,按照順序擺放好,哦,對了,中間那一層貂絨毛皮裹著的都是玻璃器皿,注意輕拿輕放。” 甘羅按照易承所說,小心翼翼地打開大木箱,看著木箱中的東西,不禁驚訝出聲:“這些陶罐里...是各種元素?這里還有一張元素周期表?” “正是,那些牛皮紙包里的罐子,放的都是提純出來的元素,小心別把罐子碰碎了。” 甘羅望著滿滿一大箱子的油紙包,不禁有些恍惚,當年的成蹻公子,也喜歡用牛皮紙包裹陶罐這樣乘裝提純好的元素,并且常說此乃化學之道,甘羅曾以為這些都是神跡,未曾想到,現在居然還有人會這些東西,道門理綜隱派...果真是一脈相傳的么... ... 早在易承第一次穿越到戰國時代時,易承就一直希望用自己現代人的科學知識點滿時代科技樹,從而影響這個時代。 他也因此發明了許多東西。 水磨水車、馬蹄鐵、曲轅犁、鼓風機、車床、減震器、紙張、火藥、活字印刷、內外燃機、門電路、磁力發電機等等。 有一些發明也確實成了普及這個時代的利器。 如水磨水車、馬蹄鐵、曲轅犁、紙張這些東西,早已深入人心,成為普羅大眾都會使用的工具。 可這些東西都還僅僅是物理表象的。 它們雖然好用,可并不能帶來科技上的突破,用易承的話來說,就是算不得高科技。 一個現代人,當然還是希望能夠研究出超越這個時代的高科技產物。 物理學上,易承能開發的領域不多,就算不知道牛頓三定律,也并不妨礙這些古人有樸素的力學經驗,甚至通過小孔成像,這些古人對光的折射定律都有樸素的認知。 不過也僅僅是基礎的物理學,現在易承提出e=mc,跟這些仍相信天圓地方的古人說相對論,無疑是對牛彈琴。 生物學上,易承和荀子之前提起過生物學這個學科,不過留給他這個穿越者的作為空間很小,他也不想明目張膽地提出人類就是猴子變的這一驚世駭俗的生物進化論,也只能放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