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六國覆滅-《我的兩千四百年日記》
第(1/3)頁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轉眼就過了九個月。
與張良張蕤二人也結實了九個多月。
這九個月相處下來,讓易承對張良張蕤二人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史書上記載的冰冷的文字相比,生活在現實中的張良并不是那個舉手投足都帶著奇謀的謀圣,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苦惱有悲歡的人。
張良是個天生有點的完美主義性格的人,這種性格讓他極富鉆研精神,一旦一件事他決定去做,那么就會竭盡所能的做好,他還有些輕微的強迫癥,小到日常物品的擺放,大到為人處世的準則,都一絲不茍,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性格,也讓他非常忙碌。
他整日里面見形形色色的人,在暗中拉攏各門各派有反秦意向的人士,同時打探各國情報消息,在齊國一起待了九個月,易承就沒見到他有清閑的時候。
這個時候,易承與張蕤他們兩個閑人就顯得有些無所事事。
人的追求不同,決定了他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
易承欣賞像張良這樣的人,可他卻是不愿做他這種人,因此同張良相比,易承更喜歡張蕤這種閑散而又直來直去的家伙。
他們兩個整日里飲酒暢談,討論武技和天下大事,易承從他那里了解了不少韓張一脈的種種逸聞和巴蜀一帶的風土人情,九個月下來,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總之這九個月在齊國與張良張蕤相交的生活很平靜。
可齊國的平靜卻不代表外面世界的平靜。
僅僅不到一年時間,中原的戰國格局就又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秦王政一十九年,秦國派遣李信率軍九萬破燕國,在遼東俘獲燕王喜,燕亡。
次年夏,王賁率領四十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
當初易承和孫臏討論過魏國遷都這一重大錯誤的戰略決策,終于在百年后應驗。
四面受敵,無險可守的大梁在被包圍之后,只得困守以待,而王賁沒有給魏國任何機會。
王賁命人掘開河道,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三個月后大梁城被泡的城墻倒塌,城中百姓易子而食,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八月,王翦率領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楚軍斗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
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占領楚都壽春,楚國大將項燕戰死,楚王負芻被俘,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江南,滅越國置會稽郡。楚亡。
猶如多米諾骨牌最終被推倒的效應,秦國席卷天下之勢已經不可阻擋,短短一年之內,分別覆滅了燕魏楚三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云和县|
宁夏|
永泰县|
呼伦贝尔市|
宜都市|
德庆县|
尚志市|
华蓥市|
潮安县|
闸北区|
永定县|
三江|
土默特左旗|
岑巩县|
扬州市|
扶余县|
盈江县|
本溪|
桐梓县|
延庆县|
东辽县|
平和县|
高清|
澎湖县|
平山县|
克拉玛依市|
浮山县|
浦县|
淳化县|
鄂尔多斯市|
正镶白旗|
措美县|
庆安县|
石楼县|
衡阳市|
宁化县|
喀喇沁旗|
芷江|
微山县|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