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成蟜者,秦昭襄王少子也,庶出幼子,其母乃韓國公主秀麗夫人,其少時,有聰慧,與始皇并出左右,嘗聞與始皇帝戰于沙盤曰:“秦之勢,可統六國也。” 及始皇繼位,成蟜封長安君,以紈绔著稱,有儀容,善經營,其建塔樓,為咸陽之異。 始皇帝九年,王世子弟蟜病危,薨于咸陽,葬長安縣,其遺曰簡葬,勿禮祭,得荀子、韓非之親祭,世人竟不知其人,蟜之功,蓋隱于世矣。——《史記·成蟜列傳》 十年后,燕國,薊城翁鄉。 一座低矮的黃土山包,北邊向陽面的草地上,正躺著著一名身穿深藍色綢布衫的少年。 少年口中叼著一根狗尾草,眼神直愣愣地看著淡藍色的天空,還有偶爾飄過的白云,不知在思索什么。 好半晌,少年才坐起身子,伸了個懶腰。 易承吐掉了口中叼著的那根狗尾草,將視線從天空移到了地面上,初夏的野地里萬物勃發,不遠處是一片茂密的灌木叢,灌木下面有一些叫不上名字但熟透的漿果隨意的掉落在地上,野草隨風擺動,一只褐色的黃鼠狼從灌木叢中蹦了出來,四下打量之后,便開始撿食起地上的那些漿果。 夏風拂過面頰,讓人感到十分舒適。 這是一處世外桃源般的燕國小鄉,男耕女織,安居樂業。 可惜這種安居并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大秦的鐵騎就快要來了。 不知不覺間,自己這一世重生,也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不過易承還是會經常想起上輩子經歷過的種種。 上輩子因為有皇子的身份,易承做了許多事,這些事情太多太雜,以至于系統的梳理了幾遍之后,易承還是覺得自己似乎有所遺漏。 在選中了韓非作為隱派的繼承人之后,易承將他那六年來他所積累的大量情報信息和技術成果都交給了這位欽定傳人。 雜交水稻的實驗結論,琉璃的制作工藝,高產作物的培育計劃,甚至蒸汽機的模型,張家人的信息,等等等等,這些符合這個時代發展需求的東西,易承并沒有吝嗇,全都悉數告知了韓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