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邀請師妹的晚膳-《我的兩千四百年日記》
第(1/3)頁
天色漸晚,易承盛情邀請沈青婉與田倩在匠作坊用過晚膳再走。
今日逛了一整天,她們二人腹中也有些饑餓,便順水推舟的答應下來。
易承在匠作坊有一處單獨居住的小閣樓,樓中裝飾雖不奢華,但卻有人定期打掃,很是干凈。
他們三人便來到這座木雕閣樓的一樓,樓中的廳堂十分寬廣,有仆人搬來案幾,三人就分別跪坐在三張紅木矮幾前,準備用膳。
匠作坊的廚子準備的晚膳很豐富,有雞有鵝還有紅燒魚,一盤盤用陶盤裝好的食物被仆人端上來整齊地擺放在他們三人面前的案幾上。
雖然易承現在對于物質享受已經麻木,大多數時候他都不講究吃穿,可架不住他時間多,人又閑,在這個完全沒有辦法刷手機打發無聊的時代,他總會自己給自己找點事做,其中指點庖廚做菜就是他經常做的事。
在這個物資匱乏的時代,沒有辣椒、沒有胡椒、更沒有蒜、香菜、味精等等調味品。
做菜唯一能用的調料,只有鹽和花椒。
這使得廚子很難做出美味的食物,不過聰明的戰國勞動人民發明了醬料,調味主要靠醬,特別是食肉時,往往都是蘸醬佐食。
易承回想起后世的日本和韓國,似乎也都還保留著吃醬湯的習慣,估計也是從中原老祖宗這里學的,然后各自在本國發揚光大。
在這里,易承所知的醬料做法多達近千種,其中不同地區又有不同做法,這其中還有許多黑暗料理制成的醬料,易承就在楚國見過用螞蟻、青蛙做成的醬料,也在齊國見過用魚、蟲、蜂窩做成的醬料,等等之類,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孔老夫子所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就是說肉要切得薄才好吃,原因也就是肉要蘸醬才能入味。
這里沒有調味品,易承也只能在醬料上下功夫。
作為一名后世穿越者,易承吃過老干媽,也品過黃豆醬,他深知一款醬料的味道的核心就在于特色。
沒有辣椒,就命人將花椒和生姜徹底碾碎成粉末,揉入醬料中,增加辛辣,輔以精鹽、甘糖、茱萸、扶留等,做出最原始的五香味道,而后用豬油炸上一遍再發酵,最終制成秘制醬料。
雖然這玩意口感遠比不了老干媽那種火辣入喉的辣醬下飯,可在這里,已經絕對算得上是美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司法|
洛隆县|
西畴县|
习水县|
洪湖市|
苏州市|
化州市|
广宗县|
江门市|
吴堡县|
衢州市|
宜黄县|
祁东县|
澄城县|
石柱|
莱西市|
长武县|
民丰县|
津南区|
凉山|
宣化县|
阿拉善盟|
汝州市|
绵阳市|
神农架林区|
循化|
辰溪县|
沁水县|
平泉县|
故城县|
达日县|
莫力|
中阳县|
庄浪县|
当阳市|
新民市|
镇坪县|
绥滨县|
大厂|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