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不等于是自絕于朝堂么? 如果在朝堂中成為狗都不理的人物,還怎么監(jiān)察百官? 莫非是覺得陛下交給的這個任務太難,自暴自棄了么? 文武百官沒有將精力放在對劉司長的審視上,只是打定主意日后要對他更加提防后,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到了即將空出的大量官位上。 偷換死囚,即便以文青山刑部尚書之尊,也不可能一個人做成這件事,必定會牽扯大量官員,這些官員板上釘釘要被罷免,自然而然就要空出大量官位。 分屬不同陣營的各位大人們,就像是聞到腥味的貓,一個個兩眼放光,準備擼起袖子大干一場。 可想而知,朝堂上又將迎來一場曠日持久的官位爭奪戰(zhàn)。 …… 傍晚,周府。 陸秋雨帶著丫鬟小晴在府中閑逛。 今日祖父與父親來找姑父議事,她軟磨硬泡跟了來。 前兩日姑母去家里,說起表哥帶了個朋友回家養(yǎng)傷,叫做李當歸,醫(yī)術十分高明,看出了姑父的隱疾,開藥方調(diào)理后,姑父整個人的狀態(tài)一日好過一日,容光煥發(fā)。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今日終于找到機會,于是便來了。 陸秋雨沒病,所以她不是來找那李當歸看病,而是還記著這李當歸疑似是那首《水調(diào)歌頭》的作者。 當初請表哥幫忙引薦這位江湖奇人,表哥說這首詞不是這李當歸所作,這李當歸只喜好與青樓女妓親近,無意與她這位官家小姐交什么朋友,便只好作罷。 如今聽姑母說這個李當歸不似是個輕浮人物,而且年紀輕輕便醫(yī)術奇高,更引起了她的獵奇心,想看看這是怎樣一個人。 她的祖父與父親雖然不算古板守舊,但到底出身書香門第,不會允許她一個待字閨中的女兒家與陌生男子相見,尤其這位陌生男子還是出身于江湖。 不得已,只能動些心思主動出擊。 第(2/3)頁